張勇
張勇

潮濕悶熱致濕邪 飲食宜注意

發佈時間: 2021/10/08

潮濕悶熱致濕邪 飲食宜注意

根據香港天文台預計,一股達強風程度的東北季候風在未來數日會影響廣東沿岸。預料位於南海中南部的低壓區可能於今明兩日發展成為熱帶氣旋,隨後移向海南島至北部灣一帶,與香港維持超過500公里的距離。在東北季候風和低氣壓的共同效應下,周末期間本港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雨。這種潮濕又悶熱的天氣,也讓人感覺不舒服,全身倦怠乏力,精神差。

中醫學中,濕邪是自然界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之一,六邪均可致病,其中濕邪具有黏滯、重濁、趨下(向人體下部走)的特性。濕氣重與居住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一定關係。中醫認為濕氣有「內濕」與「外濕」之分,而風雨季的潮濕悶熱氣候,會造成居住環境潮濕,正是導致外濕的原因之一,而內濕則大部分是因為先天脾胃較弱,或飲食不節制等原因,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出問題,使水濕滯留體內,令人不適。

從中醫的角度,「濕邪」具有黏滯、重濁、趨下(向人體下部走)的特性,人體濕氣重的症狀也與「濕邪」這些特性有關。包括全身倦怠乏力,頭部悶脹、四肢沉重無力、全身浮腫、咳嗽痰多,滿面油光、出現黑眼圈、容易出汗、排便稀軟、會沾黏馬桶,或胸悶、沒食慾、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胃脹、睡覺會流口水、有口臭;下肢出現水腫、濕疹等病症;女性陰部會潮濕、瘙癢、有異味;男性則表現為陰囊潮濕、痕癢等。

體內濕氣重的人可以勤做運動,因為「動則生陽」,稍微活動可加速濕氣排出體外,運動亦可以紓解壓力,改善不適症狀。而在飲食上,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飲食的清淡與水份的攝取,注意易於消化、富於營養,減少高油與高糖的食物。溫馨建議,若有不適應及早求醫。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張勇 上醫堂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深獲名人富豪信任與支持,專治痛症、都市病等。
欄名: 名人御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