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茹
陳靜茹

語言傷害孩子最痛

發佈時間: 2021/10/08

語言傷害孩子最痛

「媽媽,我不再去補習班了。」兒子小一時曾被我送去補習班,皆因他常常做不完功課以致欠交,成績又不太理想,結果我為求省事,花了數百元,就把他交給了補習社。

但上不了一星期,他就提出了退學的要求。我追問原因,他答︰「老師不喜歡我們,我為甚麼還要去!」

「發生了甚麼事嗎?」我奇怪,於是追問。

他很生氣道︰「老師說,她很慶幸快要調班了。如果再待在這個班,她就要跳樓了。」……

最近有調查機構發現,本港每10名兒童,便有一人曾在學校、補習社、興趣班等教育機構內遭受體罰,不少人沒有為此舉報,所以建議當局建立清晰的虐兒機制。

體罰孩子,肉體受苦,但類似上述小兒的童年遭遇,傷害可能更深。這種苦,並非肉體之苦,而是來自心靈,影響更為深遠,可說是類屬精神方面的虐待。當局如果建立虐兒機制的話,這些「精神式虐待」,不知會否也應一併考量呢?

語言能傷人,而且傷害至深。

作為父母,除了小心留意孩子在外是否受到語言傷害之外,平日自己也須謹言慎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心「無心之失」令孩子無意中受到傷害,例如罵孩子死蠢、懶蟲、無用等等,說時輕鬆,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可能已經受傷。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身並不壞,如果壞,都是被罵壞的,想來多少也有些道理。網上有很多「100句不該對孩子說的話」,不妨去瀏覽一下。至於師長,在孩子心目中,你的地位不亞於父母,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同樣可以對孩子傷害至深;所以懇請老師們,別忘教學初心。

一句「如果再待下去,我真的要去跳樓」,當中對小童包含多少的傷害,已不用細說了吧!當兒子告訴我不想去補習班的原因,我吃驚之餘,急急拖着他去補習班理論,警告他們小心一言一行貽誤孩子,亦立即義無反顧地辦了退學手續。

(本欄逢周五見報)

撰文: 陳靜茹 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平素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提倡環保。
欄名: 執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