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血小板異常導致流血難止

發佈時間: 2021/10/21

血小板異常導致流血難止

20歲的小敏最近經常流鼻血及流牙血,經血流量亦較平常多;近日全身更出現紅班及瘀青,驗血發現血小板數量大幅減少,同時有因長期失血所引致的缺鐵性貧血症。「骨髓活檢」顯示骨髓造血功能活躍,但有缺鐵現象;骨髓內的「巨核細胞」乃製造血小板的母細胞,其數量顯著增加,最終確診「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血小板,令數量下降。

人體有完善的三重止血機制,避免創傷後大量失血。皮膚受損,傷口小血管即時收縮,馬上降低血流量。血小板同一時間在傷口凝聚,形成血凝塊,塞住傷口止血。最後血液內的多種「血凝固蛋白」將血凝塊加固,把傷口完全封住。

正常血小板數量超過150單位,低於50會較容易出血,低於20甚至10屬高危情況,有機會出現腦出血或腸胃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血小板數量下降有兩類原因,包括骨髓造血功能出現障礙或血小板消耗過速。「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屬後者,患者免疫系統失調,攻擊自己的血小板,令其數量大幅減少;誘因包括病毒感染、某些藥物、淋巴腫瘤及紅班狼瘡綜合症等。

「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引發血小板數量急降,引致流血難止;緊急治療方法包括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大劑量類固醇,前者快見效,後者較需時。高危情況可考慮直接輸入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供應的血小板,但由於患者體內免疫系統排斥血小板,效果一般欠理想。新藥物「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包括「艾曲波帕」及「羅米司汀」,可刺激骨髓製造更多血小板,有助提升血小板數量。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還有抑制免疫系統功能的藥物,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及「黴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