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王弼

Just-in-time還是Just in case?

發佈時間: 2021/11/02

Just-in-time還是Just in case?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飽受封城、停市之苦,除了帶來市民生活不便,做生意的更如坐針氈,當市民被勸喻禁足防疫時,需求頓時消失,商人自然不敢入貨,只希望把存貨賣掉算了;但到禁足令完結時,市民報復式消費,商人沒有足夠貨品應市,令價格飈升或出現短缺,又遭埋怨。

製造業也面對類似情況,一件製成品有許多零件來自世界各地,若有三數零件因某港口爆發疫情而缺貨,工廠便要停工。疫情爆發以前,交通運輸暢通無阻,供應鏈遍布全球,減省成本是合理安排,但目前非常時期,大家都談論要把供應鏈縮短,區內自給自足才可確保生產順暢。

同一道理,最近內地發生罕見大型停電,嚴重打擊製造業,也跟供應鏈太長不無關係,例如海運費突然大幅飈升,以致從印尼或澳洲進口煤炭不合成本效益,幸好內地生產的煤炭已可滿足92%的需求,海外進口只佔8%,但實際情況是那怕只差幾個百分點,燃料不夠就會停電。試想想,若非內地產煤已經滿足了大部分自家需求,而是要大量依靠海外供應的話,情況更不堪設想。

可見基建如電力供應等安排,還是穩陣些比較好,特別是疫情帶給這個世界的教訓,是天災人禍太過難料,以往過於重視減省成本的Just-in-time供應鏈管理哲學,令世界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能源荒,大大打擊民生。各國政府要思考的可能是還原基本步,回歸Just in case穩陣的供應鏈管理。

香港的電力政策行之有效,就算目前到處都出現停電,香港的供電還是穩定可靠。以往曾有輿論探討跟香港以外地區搞電力聯網,經此一「疫」,政府還應該為爭取減省些微電費而拉長供應鏈,犧牲電力的穩定性嗎?作為亞太區金融中心,股票交易所每秒億萬上落,香港能承擔得起拉閘限電的風險嗎?值得深思。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王弼 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智庫行政總監、生物工程師等。不認為當社會上的1%有甚麼問題,鼓勵讀者以晉身1%為榮。
欄名: 一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