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易受感染

發佈時間: 2021/11/04

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易受感染

60歲的陳先生患有高毒性B細胞淋巴癌,正接受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預計整個療程約需時半年,應有不錯的治癒機會。陳先生十天前接受最後一期的化療,突然發高燒,同時覺得「沾寒沾冷」,全身打冷顫,馬上送院。醫生即時為他抽血檢查及「種菌」,同時注射抗生素及「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情況迅速改善。

驗血顯示,陳先生血液內的中性粒細胞數量在化療後急降至極低水平,「種菌」發現血液內有大腸桿菌,估計來自陳先生自己的腸道。除注射抗生素殺菌外,「白血球生長激素」刺激骨髓製造更多中性粒細胞,有助他迅速康復。

人體的骨髓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其中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負責對抗入侵的細菌。化療藥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尤其容易令中性粒細胞的數量急降;患者易受感染,病菌大多來自病者自己的腸道。

中性粒細胞數量下降有兩種原因,包括骨髓造血功能出現障礙或消耗過速。除了受到化療藥物影響之外,前者病因亦包括「再生障礙貧血症」、「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骨髓纖維化」、「癌細胞轉移至骨髓」及「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等。後者則包括「免疫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免疫系統失調,攻擊自己的中性粒細胞,令其數量大幅減少;誘因包括病毒感染、某些藥物、淋巴腫瘤及「紅班狼瘡綜合症」等。

「大顆粒細胞」屬T淋巴細胞,異常增生可導致「大顆粒細胞白血病」,同時引致免疫系統失調,攻擊患者自己的紅血球、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e)及「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