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少年已識愁滋味

發佈時間: 2021/11/05

少年已識愁滋味

「少年不識愁滋味」是南宋幸棄疾的名句,可是聯合國兒童基金近來的調研報告顯示,有13%的10至19歲的青少年被診斷有精神健康問題,其中40%的病源是焦慮和情緒低落。自殺更是青春期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依次分別為交通意外、肺結核病、人與人之間的暴力)。

本來少年人遇到親友病重或離逝、自己病痛的概率較低,所以對佛教「人生是苦」的真理感受較淺,但這兩年來少年人卻遇上新冠病毒危機所帶來的「諸苦」,上學、社交和各類活動都受到限制。更不幸的是,可能自己或親友染疫,令肉體和心靈上都受到打擊,一些年輕人突然發覺「苦」的降臨。

「成住敗空」這個無可逃避的真理「提早」到來,是因為疫情這「共業」,但每個青少年都可能有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反應,佛教解釋是因為每個人從前的因緣不同,如果能轉化不愉快的經歷為正念和正能量,惡業就會變成善緣。佛教說的無常,既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

雖然一些藥物能紓緩情緒病問題,但療效有局限性。一份未具神經生物原理論證的大學研究報告提出,幫助青年人加強認知和與人際關係的能力有助於防止焦慮和情緒低落,對負面情緒嘗試採取「客觀距離」的態度去觀察心情,近乎佛教的「無我」,有「放下我執」的意味。

其實逆境到來接受不了也不只限於年輕人,夢參長老說得好︰「業果來了要承擔領受,你能認識它,就心無罣礙,沒有恐怖。好比欠人家債,現在人家來收,你把債還完了多輕鬆。業果來了要承擔,過去了要放下。有些修行人業果來時不想承擔,過去又放不下,那就苦上加苦,不能解脫。」知易行難,但如果能衝破我執,逆境就有可能變成善緣,年輕時就知「苦」,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以正面的心情面對和妥善處理,更有助於未來的人生。

佛陀的教化就是「離苦得樂」,其中一個主要修行課題是理解「空性」。詠給明就寧波車開示:「空是指非自性成立,性就是可能性,一切顯現都是可能的。透過空性發展慈悲,讓它無量,無所緣,無概念。」

《金剛經》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解釋空性的經典,世間事物都是因緣成合的,佛教認為的真理是「苦」和「輪迴」在實質上都是不存在的,都是我們自己造出的牢籠,我們自己可以有辦法得到解脫。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