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調生風癩 易誤當過敏亂戒口

發佈時間: 2021/11/19

免疫失調生風癩 易誤當過敏亂戒口

蕁麻疹又稱風癩,患者皮膚會出現紅腫及痕癢難當,其中一種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全球約有1%患者。由於此症與過敏相似,但市民認知不足,有患者因而戒口至只吃蔬菜白飯,惟專科醫生指此病實屬自體免疫疾病,靠藥物可紓緩病情,毋須戒口,嚴重者可靠注射生物製劑,療效顯著惟所費不菲,有患者盼當局可提供資助以減負擔。

現年61歲的Susanna,30多年前皮膚首次出現痕癢紅腫,其中有一段長時間未有病發,但近年再病發,腫塊遍布面、手、大髀及身體,甚至出現嘴腫眼腫,疫情前已要做「蒙面超人」,長期戴口罩上班,以遮掩嘴腫,更因發病頻率日增,需頻頻入院影響工作。她曾向中西醫及皮膚科專科求診,服用多種過敏藥物,更試過自行煲金銀花水搽皮膚或以黃糖洗澡,但通通無效。

病因未明 女性患者比例較高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曦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屬自體免疫性疾病,現時病因未明,全球約有1%患者,當中女性與男性患者比例為10︰1,患者皮膚細胞會釋放組織胺,致血管擴張出現腫塊和痕癢,雖會自行消退,但嚴重者會出現血管性水腫,若涉及舌頭甚至可影響呼吸。一旦發病病情可持續6周或以上,嚴重困擾患者生活。

李曦指,由於此病症狀與過敏反應相似,部分人或認知不足,容易誤以為過敏,「有病人因出疹前一個星期食過某些食物,就以為是食物敏感,之後便長期戒口。」他憶述不少患者誤以為戒口可改善病情,數十年來只吃蔬菜白飯,甚至有人因而營養不良。但其實食物過敏多在極短時間內發作,經專科醫生評估病歷已可排除過敏,若確診CSU後可處方抗組織胺藥,現時的藥物副作用輕微,只要對症下藥,患者亦可回復正常生活。

生物製劑療效佳 1針要數千元

不過,部分CSU患者如Susanna的情況反覆,服藥雖能減輕症狀,但仍不時復發,現時對付此症的「撒手鐧」為生物製劑,她曾獲資助及注射6針,療效顯著,症狀完全消失,期間毋須服藥,可惜停藥後便復發,因生物製劑屬自費藥物,每月一針藥費需數千元,她難以負擔無奈停藥,希望當局考慮將生物製劑列入資助藥物名冊,減輕病人負擔。

李曦贊成資助藥物,指港島西醫院聯網去年設專門診所處理CSU病人,但因本港較少相關專科醫生,患者需求大而人手少,現已要輪候3年,加上嚴重患者如Susanna以往曾反覆入院等,已需用一定醫療資源,他自言以往在英國行醫時,當地CSU患者若服藥後仍出現一定程度症狀,政府亦會資助患者注射生物製劑,相信若有更多患者可打針,有助減輕本港醫療系統負擔。

記者:李明佑

美術:招潤洪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