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艷
張宏艷

性別學問

發佈時間: 2021/12/23

性別學問

上帝造人,原本只創造了男人、女人,但時光進化至現代世界,除了兩種性別之外,還有跨性別、不能界定的人(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asexual)。於是,為了政治正確,開始出現一些甚為反傳統的稱謂。

英國知名醫學雜誌《刺針》一度將女性(woman/women)稱為「有陰道的身體」(bodies with vaginas),引起很大爭議——甚至有人反駁,何不將男性統一稱為「有陰莖的身體」(bodies with penis)。雜誌自知闖禍,馬上道歉,並收回這種奇怪稱謂。

究其原因,每當講到「女人」(woman),各界都怕冒犯自認「女人」或自認「非女人」的人士,紛紛提出各種各樣新名詞。例如英國一家醫院,在產房使用「分娩人」(birthing people)。另一家醫院則以「胸膛餵哺」(chest feeding)代替「母乳餵哺」(breast-feeding),「分娩家長」(birthing parent)代替「母親」(mother),「第二親生家長」(second biological parent)代替「父親」。

美國有議員提出,以「來月經的人」(menstruating people)代替女人。在澳洲,一家大學的研究中心更建議用「妊娠家長」(gestational parent)、「非妊娠家長」(non-gestational parent)代替傳統的「父母」。

若男人、女人皆變成醫學名詞,那麼,以後的「母親節」可能是「分娩人節」,「父親節」則為「第二親生家長節」,從醫學到文學,皆顛覆大家的認知,性別的學問大矣哉!

(本欄逢周二、四刊登)

撰文: 張宏艷 資深傳媒人、資深港媽
欄名: 每日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