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皮膚︳孕期養胎準媽媽肌膚易乾燥 外洗中藥紓緩皮膚痕癢

發佈時間: 2021/12/30

懷孕皮膚︳孕期養胎準媽媽肌膚易乾燥 外洗中藥紓緩皮膚痕癢

懷孕期間,胎盤分泌大量荷爾蒙,令很多準媽媽面對各種各樣的生理變化,當中皮膚瘙癢可是十分常見的問題。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影響睡眠及生活作息。由於擔心影響胎兒,很多孕婦選擇不用藥物控制,強忍瘙癢,可謂苦不堪言。這種症狀在中醫稱為「妊娠身癢」,與現代醫學的妊娠皮膚病相對應,而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中醫對妊娠身癢的認識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對妊娠病有以下記載:「妊娠病源有三大綱:一曰陰虧,精血有限,聚以養胎,陰分必虧。二曰氣滯,腹中增一障礙,則升降之氣必滯。三曰痰飲,人身臟腑接壤,腹中遽增一物,臟腑之機括為之不靈,津液聚為痰飲。」可見陰虛、氣滯、痰飲為妊娠病的三大主因。

妊娠期間,孕婦全身陰血下注子宮養胎,導致母體血脈相對虧虛,血虛會導致肌膚失去濡養,容易生風化燥,在外則表現為皮膚乾燥、疹色淡紅。另外,隨著胎兒在母體逐漸成長,母體的代謝循環會受阻礙,導致氣機失調,水分代謝失衡,易生濕熱,薰蒸肌膚,在外則表現為瘙癢劇烈的紅疹或膿疱。

妊娠身癢之表現

血虛風燥明顯的孕婦可見皮膚瘙癢、乾燥,甚至皸裂,疹色淡紅,睡眠或勞累後瘙癢加重。同時伴有血壓偏低、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細等症狀。濕熱壅盛的孕婦可見周身皮膚劇烈瘙癢,或者癢疹不明顯,伴胸悶心煩,食慾不振,容易疲倦,嗜睡,尿色偏黃,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等症狀。

妊娠身癢的中醫治療

針對上述兩種體質的患者,中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血虛風燥的孕婦以養血潤燥、滋陰止癢為主,常用方藥有當歸飲子、消風散、四物湯、何首烏、防風等;濕熱壅盛的孕婦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常用方藥有茵陳五苓散、甘露消毒丹、黃連、黃芩、苦參等。

除了內服中藥,中藥材煮水外洗亦有效舒緩懷孕期間的皮膚瘙癢。可用有止癢作用的藥材,如苦參、白鮮皮、地膚子、徐長卿,煮水30分鐘,待放涼以後,用以擦拭瘙癢之部位。避免水溫過熱,以免灼傷皮膚,加重病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服用中藥或外洗前,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hket:inline-image name="CHAN.jpg"}}{{/hket:inline-image}}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陳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