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唔肯出聲 或患選擇性緘默症

發佈時間: 2022/01/06

幼童唔肯出聲 或患選擇性緘默症

小朋友平日巧舌如簧,但上課時「十問九唔應」,未必因頑劣,可能是焦慮加劇而患選擇性緘默症。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若發現孩子平日沒有語言障礙,惟在特定場景下變沉默,且症狀持續逾1個月要留神;年幼、內向女孩尤為高危。過去有家長為應付升學面試,刻意「特訓」女兒對答技巧,結果令女兒逢參加面試便「不出聲」。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其實從無「選擇權」。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林美玲醫生指,這是其中一種焦慮症,大多患者是5歲以下幼童,他們會在特定場景下發作︰「最常見是上課時,遇到老師提問便默不作聲,但小息時與同學對答自如。」

焦慮引起 僅特定場景不說話

林醫生指出,因選擇性緘默症非常罕見,發病機會為千分之一,師長往往難以理解幼童的舉動,而嚴詞苛責,形成惡性循環︰「曾有幼稚園學生被老師斥責『你啞㗎』?或罰留堂『罰到你肯講為止』,結果令該學童面對老師時更焦慮,愈急愈不能表達。」另外,亦有病例是家長為應付幼稚園面試,暑假連番為女兒「操卷」,要求她必須以完整句子說話,不能中英夾雜,結果令女兒愈發對犯錯感焦慮,情願「不講不錯」。

要分辦選擇性緘默症與其他語言障礙,林醫生建議可留意表達方式︰「選擇性緘默症患者一般說話流利,最多只是因焦慮顯得口窒窒;自閉症患者則任何時候都不理會人;亞氏保加症患者一般用字古怪,愛用特別方式表達自己想法。」

患者多性格內向 女孩較常見

林醫生續說,選擇性緘默症多數在5歲前發病,患者一般較「面皮薄」,性格較內向,以女性較常見,若症狀持續逾1個月便應求醫。如果病情輕微,一般可以隨成長慢慢改變,惟嚴重患者需接受行為治療,解除焦慮︰「如安排安心環境,慢慢誘導他們說話,過程要多加鼓勵,助他們建立自信。」而缺乏治療者,或會漸漸惡化成強迫症狀,屆時或需服用血清素等藥物治療,「曾有女生由幼稚園開始發病,至中小學階段因做不到小組討論、演講等,變得抗拒上學,最後要服藥和行為治療;但一般高小後才會用藥。」

林醫生補充,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的父母,多數有過度保護傾向,或父母本身已患抑鬱症、情緒病,容易令孩子感到「世界好危險」,倍增焦慮,亦會增加發病機會。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