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保育手語?

發佈時間: 2022/01/28

為何要保育手語?

聾人一直認為,手語是構成他們這個群體的重要根基,這點不難理解,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都有不同的語言,而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這點亦沒人會反對。但為甚麼今日懂得手語的聾人並不多,還得動用到政府和教育機構去大肆保育和推廣手語呢?

原來在聾人文化的歷史裏,早期的聾校學生,在發展出他們特有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時,亦曾遭遇過不少打擊與挫折。

從扼殺到重視

這些初步成形的聾人社群,在部分教育工作者眼中似乎很有問題,手語被視為一種不文明的指手畫腳動作,無助於與主流的口語社群溝通。加上當時優生學意識的興起,手語方便聾人社群內聚的特質,漸被冠上促成聾啞婚育、近親繁殖,加大缺陷嬰兒人口的偏見。

這種貶低手語功能、恐懼聾人文化的意識,到1880年影響深遠的「米蘭大會」國際聾人教育工作者會議達到高峰,該會議裁定口語比手語有更大的優勢,並促成了一場排斥手語,迫使所有聾童以口語接受教育的運動。

直到20世紀下半頁,透過語言學研究對手語功能的肯定及聾人社群的積極爭取,手語才重新受到聾人教育界的重視。

香港手語教育

香港早期的手語,主要是經由一批1950年代上海來港的聾校老師所開發,並於60年代政府成立的幾間聾童會中廣泛使用。但到了60年代中,聾童的教育事務由本來的社會福利署,改為教育署的特殊教育組負責。當時教育署聘請了一位聽覺學家提供一份改革報告,其中價值觀深受米蘭會議貶手語重口語的傳統影響。此後,政府發展的聾人教育,就逐漸扼殺了其他使用手語教學的空間。到了1976年,香港只剩下4所聾校,全都以口語教學為主。過去的聾童會亦全數關閉。

直到90年代末,香港才開始出現關於手語的語言學研究。而2003年,更成立一所研究手語和聾人教育的中心,重新培養使用手語的專才。今日,香港社會已大力提倡手、口語並重的聾童教育,但若不透過重新認識這段歷史,就無法明白聾人文化的真正內涵。

撰文: 盧勁馳 逢星期三下午6:30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唔聲唔聲講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