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第5波造成大量感染、死亡,在這驚濤駭浪中學來的痛苦教訓,就是必須要有先進的醫療科技,還要有足夠醫護人員,方能保障人民健康。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公布了兩個新項目捐贈,正好與這兩方面有關,其中一項就是捐出1.5億元予中文大學醫學院,支持生物醫學科研,以及促進科研成果轉移。
生物醫學為何重要?大家在疫情中使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就是生物醫學中的基因治療領域最重要的顛覆性技術之一,科學家於1960年代發明,經過了60年,變成全球人類廣泛使用的疫苗。從實驗室到民間,走了60年的路。
「成果轉移」(knowledge transfer)乃全球學術界的熱門話題,是將尖端科研成果帶出實驗室的過程,令之標準化、大量生產、商品化。從實驗室研究成功到真正完成商品化,為何那麼漫長?因為不但涉及科學家,還有法律、商業、設計推廣等專才,必須集思廣益,投入很多資源方能成事。
香港在生物醫學已佔世界領先地位,但如何將研究成果轉移成為商品,正是眼前的挑戰。這項巨額捐助絕對是及時雨,既能促進生物醫學研究,又可推動成果轉化,人人皆可享用最新科研成果,長遠不但帶動經濟,更可造福人群。
(本欄逢周二、四刊登)
撰文:
張宏艷
資深傳媒人、資深港媽
欄名: 每日驚艷
-
-
-
不介意被稱騎呢諧星 七仙羽為港人帶來 「師傅的愛」 |
|
-
疑為男友阿Mo抱不平 So Ching轉發炮轟ViuTV帖文 |
|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科技成果人人可享受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 D220531
科技成果人人可享受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新冠疫情第5波造成大量感染、死亡,在這驚濤駭浪中學來的痛苦教訓,就是必須要有先進的醫療科技,還要有足夠醫護人員,方能保障人民健康。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公布了兩個新項目捐贈,正好與這兩方面有關,其中一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264822%2F%E7%A7%91%E6%8A%80%E6%88%90%E6%9E%9C%E4%BA%BA%E4%BA%BA%E5%8F%AF%E4%BA%AB%E5%8F%97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264822/科技成果人人可享受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60000/3264822/
生活副刊
專欄
007
3264822
503
503007035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8e8ac4c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3cff905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8645f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