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更應防濕

發佈時間: 2022/06/22

防暑更應防濕

每年從立夏之後,天氣會逐漸變得愈來愈熱,但真正使人感受到夏熱炎炎往往是「夏至」之後直到秋季的「處暑」這段時期,即通常所說的「三伏」天。

「暑」,《說文解字》雖然以「熱也」釋之,但《說文解字注》則提出「暑之義主謂濕,熱之義主謂燥」,即言「暑」時,不僅關乎「熱」,而且還包含有「濕」在內。暑氣發生於夏暑之際,這是一年之中雨水最多之時,對於暑熱蒸騰水濕之氣,中醫原本就有「暑多夾濕」之認識,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甚至認為「暑必兼濕」。

無論是「暑」還是「濕」,原本都屬於天地間應有之「六氣」。人處天地之間,只要養護得當,則不會因為「暑」或「濕」而受到傷害。但是,在夏暑期間,人們都會有意進行防暑,最常見的是利用空調降低室溫,如果長時間處在冷氣環境中,則可傷及人身之陽氣,使得陽氣無力運化水濕。此外,人們還會經常食用一些生冷之物,當時可能會令人有涼爽之感,但過食或久食則很容易損傷脾胃之運化水榖的功能,從而導致體內之水濕不能被運化,以致濕邪內生。至於一些原本就屬於陽氣不足,或脾胃虛弱之人,如果防暑失當,則更容易導致濕邪內生。

暑為無形之熱,而濕則為有形之邪。無形之熱易清,有形之濕難化。如果無形之暑熱陷入有形之濕邪中,則會導致「暑濕」,中醫形容其狀態「如油入面」,則更難清除。所以,人們在盛夏之時,除了一般的防暑降溫外,還應該注意防止隨着暑熱而來之濕氣,更應該防止因為防暑不當而使濕氣內生,導致一些較難處理的病證。當然,一旦養護失當而出現「暑濕」病證,則要及時就醫,診疾療病。

撰文: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部主任
欄名: 中大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