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從立夏之後,天氣會逐漸變得愈來愈熱,但真正使人感受到夏熱炎炎往往是「夏至」之後直到秋季的「處暑」這段時期,即通常所說的「三伏」天。
「暑」,《說文解字》雖然以「熱也」釋之,但《說文解字注》則提出「暑之義主謂濕,熱之義主謂燥」,即言「暑」時,不僅關乎「熱」,而且還包含有「濕」在內。暑氣發生於夏暑之際,這是一年之中雨水最多之時,對於暑熱蒸騰水濕之氣,中醫原本就有「暑多夾濕」之認識,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甚至認為「暑必兼濕」。
無論是「暑」還是「濕」,原本都屬於天地間應有之「六氣」。人處天地之間,只要養護得當,則不會因為「暑」或「濕」而受到傷害。但是,在夏暑期間,人們都會有意進行防暑,最常見的是利用空調降低室溫,如果長時間處在冷氣環境中,則可傷及人身之陽氣,使得陽氣無力運化水濕。此外,人們還會經常食用一些生冷之物,當時可能會令人有涼爽之感,但過食或久食則很容易損傷脾胃之運化水榖的功能,從而導致體內之水濕不能被運化,以致濕邪內生。至於一些原本就屬於陽氣不足,或脾胃虛弱之人,如果防暑失當,則更容易導致濕邪內生。
暑為無形之熱,而濕則為有形之邪。無形之熱易清,有形之濕難化。如果無形之暑熱陷入有形之濕邪中,則會導致「暑濕」,中醫形容其狀態「如油入面」,則更難清除。所以,人們在盛夏之時,除了一般的防暑降溫外,還應該注意防止隨着暑熱而來之濕氣,更應該防止因為防暑不當而使濕氣內生,導致一些較難處理的病證。當然,一旦養護失當而出現「暑濕」病證,則要及時就醫,診疾療病。
撰文: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部主任
欄名: 中大醫說
-
管家王 ︳內地訂造傢俬中伏埋單貴報價7成 港男裝修血淚史籲小心8大伏位 |
|
-
34歲生日|連詩雅着三點式慶祝騷弗爆身材 未婚夫陳家樂冇阻止只係嗌… |
|
-
Beautiful Life︳告別皮膚細紋、「妹妹」乾澀!網紅中醫教煮保濕糖水養陰抗老 |
|
-
睡眠窒息 │ 兒童睡眠窒息瞓唔足 脾氣差易被誤當過度活躍 打鼻鼾張嘴睡要注意 |
|
-
搭車失物 ︳Uber公布港人搭車失物調查 有人遺肉眼排牛油果、結婚戒指公仔【附詳細調查數據】 |
|
-
高志森與餅印細女長年分隔異地 踩倫敦落後張堅庭暗諷「農民」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防暑更應防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20622
防暑更應防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每年從立夏之後,天氣會逐漸變得愈來愈熱,但真正使人感受到夏熱炎炎往往是「夏至」之後直到秋季的「處暑」這段時期,即通常所說的「三伏」天。 「暑」,《說文解字》雖然以「熱也」釋之,但《說文解字注》則提出「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282736%2F%E9%98%B2%E6%9A%91%E6%9B%B4%E6%87%89%E9%98%B2%E6%BF%9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282736/防暑更應防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80000/3282736/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328273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2062d8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a2a8bf3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2829ab1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ca3e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