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新生兒肚臍沾水唔抹乾恐發炎 嚴重可成瘡紅腫熱痛兼流膿
胎兒從母體娩出後,醫護人員會在胎兒的臍帶根部將其剪斷及結紮,臍帶剩餘的部分一般會在一至兩星期內乾脫,留下的疤痕就是肚臍。在新生兒期 (臍帶結紮開始至出生後28天),媽媽們需特別注意胎兒的臍部護理,保持臍帶乾爽及清潔,以防臍部損傷或受感染。若臍部護理不當,很容易導致臍部受細菌感染而發炎,西醫泛指這種情況為新生兒臍炎,中醫角度則屬於「臍濕」或「臍瘡」的範疇。
中醫認為臍濕是由於斷臍後護理不當,臍部感受外邪,濕濁浸淫皮膚所致,表現為臍部濕潤不乾,滲出脂水,或見輕微發紅。臍濕日久,濕鬱化熱,釀毒成瘡,則發展為臍瘡,表現為臍部紅腫熱痛,甚則糜爛流膿,嬰兒啼哭煩躁等。《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兒雜病諸候》記載:「臍瘡候,臍瘡由初生斷臍,洗浴不即拭燥,濕氣在臍中,因解脫遇風、風濕相搏,故臍瘡久不瘥。」可見古人對臍部疾患及護理有一定認識。
若家長發現嬰兒有以上臍部受感染的症狀,應盡快帶其求醫,以防病情惡化,減少因臍瘡處理不當,釀成敗血症等重症的風險。中醫治療臍濕以外治為主,臨床用龍骨、枯礬等研末外敷臍部,以收斂燥濕;臍瘡的治法則為清熱解毒,內服金銀花、水牛角、連翹等清熱解毒,配合局部外敷。
「預防勝於治療」,新生兒斷臍後, 應保持其臍部清潔及乾燥,及時更換內衣和尿布,防止尿便及洗浴浸漬;若發現嬰兒臍部滲出脂水,甚至出現紅腫發熱,應及時就醫。
{{hket:inline-image name="image0.jpeg"}}{{/hket:inline-image}}
鄧朗晴 醫師
學歷: 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
工作單位:香港防癆會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
-
-
88歲方太精神奕奕慶祝農曆生日 欲移居新加坡享清福受疫情阻延 |
|
-
生育共識 ︳收入僅夠養一個 老公堅持追女湊「好」字 港媽批不負責任:話窮有窮養 |
|
-
罕見意外|油麻地母嬰健康院冧鐵閘 女保安被壓中危殆 |
|
-
Beautiful Life︳少女時代允兒靠「4321」運動法保持身型 營養師教配搭4款食物幫助瘦身 |
|
-
食用安全|63歲婦食魚中「雪卡毒」 曾光顧新蒲崗明星燒鵝海鮮專門店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中醫養生︳產後周身痛分4種證型 中醫食療穴位按摩調治有法
|
-
自閉症︳針灸能治療自閉症? 中醫師拆解4大治療Q&A
|
-
中醫養生︳BB脾胃未完全發育易消化不良 中醫穴位+茶療助消化消滯
|
-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影響發育脾胃差致消瘦 中醫教4招簡易推拿法防治
|
細菌感染|新生兒肚臍沾水唔抹乾恐發炎 嚴重可成瘡紅腫熱痛兼流膿 - 晴報 - 專欄 - 健康 -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 - D220805
細菌感染|新生兒肚臍沾水唔抹乾恐發炎 嚴重可成瘡紅腫熱痛兼流膿 - 晴報 - 專欄 - 健康 -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
胎兒從母體娩出後,醫護人員會在胎兒的臍帶根部將其剪斷及結紮,臍帶剩餘的部分一般會在一至兩星期內乾脫,留下的疤痕就是肚臍。在新生兒期 (臍帶結紮開始至出生後28天),媽媽們需特別注意胎兒的臍部護理,保持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314660%2F%E7%B4%B0%E8%8F%8C%E6%84%9F%E6%9F%93%EF%BD%9C%E6%96%B0%E7%94%9F%E5%85%92%E8%82%9A%E8%87%8D%E6%B2%BE%E6%B0%B4%E5%94%94%E6%8A%B9%E4%B9%BE%E6%81%90%E7%99%BC%E7%82%8E%20%20%E5%9A%B4%E9%87%8D%E5%8F%AF%E6%88%90%E7%98%A1%E7%B4%85%E8%85%AB%E7%86%B1%E7%97%9B%E5%85%BC%E6%B5%81%E8%86%BF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314660/細菌感染|新生兒肚臍沾水唔抹乾恐發炎 嚴重可成瘡紅腫熱痛兼流膿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10000/3314660/e60cc6a2-074f-42d5-a3d4-227a3d700374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10000/3314660/
專欄
健康專欄
503
3314660
514
514006001011
專欄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96dac45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368a1d8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14c515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34532b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