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王弼

新世代文盲

發佈時間: 2022/08/23

新世代文盲

現在網上流傳許多假新聞,其實不是甚麼新事物,早在戰國已有《三人成虎》的故事:第一個人跟你說街上有老虎,你可能不信;第二個人說,你開始半信半疑;到第三個人說的時候,你便很難不相信了。換句話說,大話只要講得夠多次,不斷重複,公眾便會信以為真,可見兩千年來人性的弱點並沒有甚麼改變。

當然,在沒有互聯網和電報的年代,資訊不流通,查證需要很長時間。但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查證的工作也不見得容易,因為雖然網上的資訊又快又多,惟海量的資訊和數據有太多噪音,許多人根本無能力整理資訊和用邏輯推理去分析事件的真偽,所以最後公眾還是訴諸權威算了。專家說甚麼,就信專家吧,專家不會騙人吧。

經過兩年多疫情的洗禮,一些國際會議終於重開,王弼上周末和許多學者重聚,由北美洲非常關注的墮胎政策、環保政策、能源政策、種族人口移民政策、疫苗政策說起,到一些較離地的題目,如大英帝國的歷史等,都有涉獵。範圍之廣,如果要深入參與討論,與會者在自然科學、醫學、經濟學、數學、歷史和人文科學等,都要有一定水平,但對許多人來說,這些事情跟他們毫無關係,因此完全不感興趣。其實,真的與他們毫無關係,還是沒有能力參與討論呢?

王弼記得電影《那些年》有一幕,主角說不知讀對數(Logarithm)對未來人生有甚麼用,引來不少人的共鳴,但如果在對數上沒概念,對細菌和病毒傳播數據的分析能力便會打折扣。當聽見傳媒報道感染數字的時候,因缺乏分析能力,自然又要訴諸權威。

網上的假新聞,是否真的沒辦法分辨真偽呢?如果接收者在基礎知識上,如數學、科學、倫理、邏輯推理等範疇有一定的認知,要快速篩選並非不能(當然偶爾也會給假新聞騙倒),不致人云亦云。可是,許多人讀了免費教育的結果,是毫不費力地把知識消散掉。最後,雖然在統計上,某某地區例如西歐人士的識字率很高,但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若缺乏分析數據的能力,他們跟中世紀的文盲又有甚麼分別呢?

撰文: 王弼 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智庫行政總監、生物工程師等。不認為當社會上的1%有甚麼問題,鼓勵讀者以晉身1%為榮。
欄名: 一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