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香港故宮#小畫一幅#民間故事

發佈時間: 2022/09/07

香港故宮#小畫一幅#民間故事

星期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算人山人海,但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中國書畫精品的人流卻絡繹不絕。當然啦,都是國家瑰寶。

這些作品既因為珍貴,亦具非凡藝術成就,有些更飽藏歷史底蘊。這次展覽精心挑選35件(其中有六開為一套冊頁),晉、唐、宋、元書畫,分3個月、每月10件,從藝術、文化、歷史角度看看它們為何可以千古流芳。

上期最精采作品之一,當推顧愷之《洛神賦圖》(北宋摹本),今天開始將展出第三期作品,有顧愷之另一作品《洛神賦全圖》,是南宋摹本,令人期待。看完會再作分享。

第一期精品多,享負盛名者首推王羲之《行書雨後帖》(宋臨摹本),還有趙佶《雪江歸棹圖》和趙孟頫《秋郊飲馬圖》也是難得。但我頗欣賞李嵩《花籃圖》,看他畫夏天的花,從此畫可以意會到兩宋時插花藝術備受重視。《花籃圖》分春夏秋冬四幅。「春時」流至日本,年前由上海龍美術館購回;「夏時」在故宮;「秋時」失傳;「冬時」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認識李嵩的畫,是他另一幅較早期童趣盎然的作品《市擔嬰戲》。這幅畫以一個細小場景折射800年前中國農村一幕,老頭擔着雜貨,貨品琳琅滿目,吸引不少孩子好奇觸摸,生動活潑。

老頭挑着擔挑,500件不同貨物,對,畫裏畫有500種器物,由牙刷到針綫包、由手搖鼓到玩偶木偶、由綫圈到黃米酒……一應俱全,簡單說就是將一個雜貨舖挑在身上。既然是小畫一幅,何以見得有500作器物,是否亂作一通?原來畫家在樹幹上留有「記號」,賞畫也堪玩味。

當時趙家皇朝偏處杭州,北方強敵虎伺,國家危如石卵,但農村生活樸實,才不管甚麼天下大事,只有民生小意思。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