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王弼

英國的真正危機

發佈時間: 2022/10/11

英國的真正危機

英鎊滙價大瀉,國庫債券息率爆升,養老基金頻臨爆煲,逼得英倫銀行出手再度量化寬鬆,即又印銀紙濫發鈔票是也!在高通脹的情況下繼續濫發鈔票,這種荒唐的事,以前只有在發展中國家發生,今次卻發生在G7的英國,王弼在那裏消費,碰巧鎊滙大跌,特別在倫敦以外的城市,頗有在第三世界消費的風味。

但英國目前面對的經濟危機,真的是由於新首相卓慧思不懂經濟嗎?英國患的是一種長期疾病,可以追溯至兩次世界大戰,英國贏了戰爭,卻失去了帝國,戰爭欠下美國的一屁股債,要到千禧年左右才還清。早前到過未受二次大戰波及的愛爾蘭,都柏林的建築保存得好完整,而在二戰很早投降的法國,也免了空襲的破壞。可是英國除了要還美國提供武器的債務,又要花錢重建。

然後殖民地脫幅,原本龐大的官僚架構,不知如何處理,亦不能一刀切把多出來的公務員一次過裁走,最好的例子,是英國引以為傲的英聯邦,這個組織除了維持皇室體面的作用外,多年來維持該衙門的經費,究竟有多少經濟效益?

忽然,王弼開始明白,當年大清帝國在鴉片戰爭後驚醒,花了幾十年時間都仍轉不了身,反而沒有帝國包袱的日本一躍而上,乃是後話。

英國面對的最大問題,很少人提及的,是長期慢性病般的人才流失。以英國目前工資之低,稍有鬥心的年輕人,都會到高工資的地區如美國、杜拜或新加坡等地去闖。

英國人才流失的情況,可以在其跨國企業上體現。英國不是沒有跨國企業,不過其盈利和創新能力,絕對不及美國的同儕,甚至不及一些歐洲小國如瑞士跨國企業的增長,因此英國富時指數多年來都是浮浮沉沉,美國的股市卻不斷屢創新高,因為美國擁有驚人的創新能力,而該能力來自聚集全球的精英,例如來自南非的馬斯克(特斯拉)、印度的納德拉(微軟)、俄羅斯的布林(谷歌),英國吸引到的,只是俄羅斯和中東一些靠特權成功把錢藏到英國的人,這些人的創新能力,當然及不上馬斯克和布林。

不是說英國沒有人才,但頂尖的都到了美國,留下次等的維持體面則可,創新則免問,這才是英國長期衰落的主因。無論卓慧思的經濟學知識,是高中還是大學水平,實在左右不了大局的發展。

撰文: 王弼 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智庫行政總監、生物工程師等。不認為當社會上的1%有甚麼問題,鼓勵讀者以晉身1%為榮。
欄名: 一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