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石硤尾大火#美荷樓#歲月留情#公屋博物館

發佈時間: 2022/11/02

石硤尾大火#美荷樓#歲月留情#公屋博物館

當住公屋的孩子也有房間,有自己的小天地,今天的年輕父母何曾見過一家八口一張床?本港約有一半人口住公屋,我也是。年幼時住廉租屋,還記得父母當年抽中公屋像中彩票般。

二戰結束後,香港人口急增,大量移民湧入,無處容身。在山邊搭建木屋蝸居,雖簡陋但總算有瓦遮頭。深水埗大埔道山腳的石硤尾寮屋區,是當時其中一個人口密集的區域。

1953年平安夜晚上9時,白田村有居民在燃點火水燈時不慎燒着棉胎,時值冬季風乾物燥,火勢一發不可收拾,蔓延至石硤尾村、窩仔村及大埔道村,火場面積達45畝,逾千寮屋盡付一炬。當局出動20多條消防喉灌救,大火燒了6個鐘才受控。

5萬多人無家可歸,界限街陸軍球場臨時闢作賑災站,為災民提供熱飯,後增臨時浴室。2個月後,政府在災區原址興建兩層高「包寧平房」(包寧為當時工務司);同年底興建了8幢6層高的徙置大廈,廚廁共用,雖然簡陋,卻受災民歡迎

美荷樓正正是第一批興建徙置大廈,原稱H座;1973年房委會成立,改稱石硤尾下邨第15座。1981年大廈改建為設有獨立廚房廁所單位,稱第41座,又叫美荷樓。到了2000年,石硤尾邨分期清拆重建,美荷樓保留下來。現為本港二級歷史建築,2008年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YHA)活化為青年旅舍。

活化後,美荷樓保留數個原裝間隔住宅單位,重塑了舊日公共廁所和浴室,展示徙置大廈歷史。今日開幕的全新主題展覽,新增50、60年代生活場景,例如大牌檔「食嗱喳麵」、街市、雜貨舖「糴米」、水荒制水「擔水」、戲院、中西節日、涼茶舖、遊樂場、理髮店「飛髮」、童年遊戲「彈波子」、「跳大繩」等昔日社區生活面貌。

美荷樓本身就是活的博物館,她為香港公屋歷史掀開序章,承載着深厚的社區文化回憶,極具歷史價值。同事說,他兒子只顧留在房間打機,叫他吃飯也要用WhatsApp時,我叫他帶兒子去看看,香港是由那裏開始的。不知過去,不懂珍惜。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