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症影響生活

發佈時間: 2022/11/04

社交焦慮症影響生活

在公眾場合與陌生人接觸時,有時我們會感到不自在;但如果你每次在社交場合都心慌膽怯,覺得別人對自己評頭品足,怕自己出醜人前,而這份恐懼帶來極大痛苦,甚至令你逃避社交活動,那可能不只是性格害羞或不擅交際,而是患上「社交焦慮症」。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如果你持續6個月或以上時間,出現以下多項症狀,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等範疇,便有可能是患上社交焦慮症。

首先,在情緒方面,對某些社交場合,尤其會被他人審視的社交場合時,感到明顯恐懼或焦慮,並與現實環境所構成的威脅不成比例。其次是思想方面,擔心自己的行為表現或焦慮症狀會受人批評,如招致羞辱或困窘,導致被人拒絕或冒犯他人。生理上,對某些社交場合,或有冒汗、心跳加速、顫抖、肌肉緊張、呼吸困難或頭暈等不良反應。至於行為方面,會出現逃避或極力忍耐這些會帶來強烈恐懼或焦慮的社交場合。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社交焦慮症是心理、環境及遺傳因素互相影響引起的,如在行為上傾向遏抑、害怕負面評價的人;兒時遭遇不愉快經歷;直系家族成員若有社交焦慮症患者,自己患病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至6倍。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社交焦慮症已影響學業或工作表現,甚至破壞社交生活,建議你尋求專業協助。了解有關賽馬會心理e療站(eClinic)服務,歡迎瀏覽網址

(撰文者是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心理e療站臨床督導)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嚴雪玲
欄名: 身心靈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