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陳沛思
陳沛思

滋陰養腎 栗子蓮子雪耳豬𦟌湯

發佈時間: 2022/11/11

滋陰養腎 栗子蓮子雪耳豬𦟌湯

「終於有一點點涼意,天氣變得清涼了。」Carol說。

「立冬到了。『立』,建始也,表示冬季開始了。『冬』是終了,萬物收藏也。經過上周的大雨,大自然的能量進一步往下收藏,無論溫度和濕度都顯著下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萬物收藏能量的季節。」我說。

「聽說很多動物會冬眠。人呢?我還要上班呢!」她說。

「這些冬眠動物會通過降低體溫方式而進入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讓能量好好保存,留待明年春天使用。人類雖然不用冬眠,可是我們在冬天也應多睡一點。《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有沒有發覺近日總想睡?」我問。

「說來也是。好像睡不夠,而且很早便有睡意。」她不解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出來,我們體內氣血也升發,日落西山,我們的氣血也順應自然,收藏於內。冬天時,太陽下山時間比夏天早得多,我們的氣血也被太陽牽引,因而向下,到了晚上9至11時,太陽降到最低點,氣血收藏,頭腦和四肢的氣血相對稀少,我們便會昏昏欲睡。這時正是睡覺的好時候。我們一邊睡,一邊補充氣血,直至日出,氣血便會再次升發。所以冬天要順自然,早點入睡,才能養生。」我說。

「現在吃甚麼才好?」她問。

「冬天相對應的是腎,腎藏精,所以冬天又是補腎的好時候。立冬飲食以滋陰養腎為主。我們可以吃栗子和蓮子。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蓮子性平、味甘、澀,入脾、腎、心經,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另外天氣乾燥,可以吃雪耳滋潤一下。雪耳性平、味甘淡,入肺、胃經,功效包括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補腦,強心。這些材料一起煲,就成了立冬時令湯水。」我說。

「今晚就煲個美味湯水,早點入睡,做個好夢。」她說。

材料(4人分量)︰栗子10粒、蓮子1両、雪耳半個、紅蘿蔔1條、蜜棗2粒、生薑2片、豬𦟌半個。

製法︰一、豬𦟌汆水;二、雪耳浸洗30分鐘和撕成小塊;三、蓮子去芯;四、紅蘿蔔去皮切塊;五、所有材料加水,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2小時;六、最後加少許天然鹽。(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沛思 註冊中醫,分享中醫養生之道及鼓勵母乳餵哺。
欄名: 食療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