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稀疏原因有很多,遺傳基因、生活習慣等都有可能影響頭髮生長期。我們或不可對遺傳基因作出任何改變,但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卻有機會逆轉頭髮稀疏及脫髮風險。今天分享與頭髮稀疏扯上關係的4個生活習慣。
1、低熱量節食減肥:這是我見過客人導致脫髮的第二主要原因。身體每天需要一定數量的熱量,以提供能量給身體最低要求。若長期不夠熱量,即提供不到最低所需,僅餘有限的熱量就提供基本活動所需,如日常行動及主要器官運作,卻沒有多餘去提供身體非主要系統,例如毛囊細胞生長。節食時進食不夠,除了攝取不夠熱量外,亦攝取不夠頭髮生長所需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導致頭髮脫落稀疏。增肌減脂不需要節食的,可諮詢註冊營養師作詳細飲食評估。
2、澱粉控且不夠蛋白質:習慣用澱粉充飢,例如早餐一定要食包,小食用餅乾或即食麵填肚,通常都進食不夠蛋白質。若加上經常外食,更加會偏重攝取過多澱粉而不夠蛋白質。身體每個細胞的修復、生長及維護都需要蛋白質。角蛋白,頭髮結構的主要蛋白質,亦需要穩定蛋白質來源去支持生長。當進食不夠蛋白質時,就不能夠建構角蛋白,無法支持頭髮生長,現有的頭髮質素下降,容易脫落。建議實行「餐餐有蛋白」,每餐(包括小食)都進食含蛋白質食物,正餐時目測你的食物,最少有1/4至1/3食物是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豆類、雞蛋等,澱粉食物不應超過1/3,確保飲食均衡。
3、沒定期驗血檢測鐵水平(女):缺鐵貧血是女生脫髮主因。鐵質的功能,是負責幫助紅血球帶氧往身體各細胞。缺鐵會影響紅血球帶氧能力,令頭髮毛囊細胞受損。2013年有研究發現,因缺鐵而脫髮,常見於女生多過男生。所以,有月經周期的女生或素食者,即使覺得自己進食足夠鐵質,若發現經常疲倦或其他缺鐵症狀,需立即諮詢醫生,檢驗鐵水平及是否貧血。注意,攝取過多鐵同樣對身體有害,所以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才服用鐵補充劑。
4、飲酒過多:飲酒過多,常見於男性脫髮其中一個原因。攝取過多酒精,導致身體缺乏礦物質鋅,鋅就是負責建構角蛋白。另外,由於高鋅食物通常是肉類及海鮮類食物,所以素食者也是缺鋅高風險群組。注意,攝取過多鋅對身體有害,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才服用鋅補充劑。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曾欣欣
註冊營養師、代言人、作家。Facebook專頁︰曾欣欣Gloria
欄名: 欣欣食乜嘢
-
半島危機|北韓再射兩枚彈道導彈 向韓美聯軍演習示威 |
|
-
女法醫JD︳蔡卓妍鍾欣潼一正一邪玩對立 「師奶殺手」陶大宇演阿Sa老竇 |
|
-
中風先兆|港爸在家怪笑媽媽以為「鬼上身」 兒子察覺異常救父一命 |
|
-
脂肪肝|婦人戒吃一種食物 一年勁減22磅 中度脂肪肝成功逆轉|附脂肪肝11大高危人士 |
|
-
青年就業|網課世代相繼投身職場 僱主:未見能力遜疫前 惟稍欠主動 |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4個生活習慣 會令你脫髮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21223
4個生活習慣 會令你脫髮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頭髮稀疏原因有很多,遺傳基因、生活習慣等都有可能影響頭髮生長期。我們或不可對遺傳基因作出任何改變,但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卻有機會逆轉頭髮稀疏及脫髮風險。今天分享與頭髮稀疏扯上關係的4個生活習慣。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427712%2F4%E5%80%8B%E7%94%9F%E6%B4%BB%E7%BF%92%E6%85%A3%20%E6%9C%83%E4%BB%A4%E4%BD%A0%E8%84%AB%E9%AB%AE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427712/4個生活習慣 會令你脫髮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25000/3427712/20221223JFN001__20221223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25000/3427712/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3427712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16a5473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ed8d5b9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5518756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dca51b5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e1059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