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儀博士
唐文儀博士

中年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發佈時間: 2023/03/07

中年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就快50歲的陳小姐,兩個月前出現小腿無力,步行時如踩在棉花上,走路不穩,近日還有頸部痠痛,身體活動時不適。

我先了解她的病史,原來她半年前頸部受傷,由於當時沒有明顯症狀而未有求醫。隨後我為她進行臨床檢查,發現她步履蹣跚、面色欠佳、乏力氣短,明顯是血氣不足、氣滯血瘀。根據X光片顯示其頸椎間關節增生、頸椎管狹窄、脊髓受壓迫,綜合診斷她患的是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位於人體頸椎管內,負責把腦部信息傳遞給身體軀幹及四肢,當頸椎間盤退變性突出,或椎間關節增生、椎管內的黃韌帶增厚,使脊髓受到壓迫,影響神經的傳遞,就會導致活動能力受限制。

此症多見於中年以上,曾有頸部慢性勞損、落枕(瞓捩頸)或頸部受外傷病史。多數患者的頸部症狀不多,先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下肢麻木、無力、雙腿沉重變緊,容易跌倒,行走時有踏棉感。其後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上肢麻木,疼痛無力,寫字、拿筷子、扣衣服鈕、握重物等有障礙,頸部僵硬,或可能會頭暈、頭痛、半身汗出,嚴重時大小二便失禁。

脊髓型頸椎病在現代中醫研究學尚屬「痹症」範疇,病因是風寒濕侵襲、氣滯血瘀、體虛感受外邪。通過中醫的針灸及舒筋活絡手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提升病位的血氣運行,使脊髓壓迫所致的炎症減輕。患者還要進行頸部鍛練,有助恢復頸椎的內外平衡,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臨床小貼士︰預防脊髓型頸椎病,要避免長期過勞致肝腎不足,精血虧損。多做運動,有助行氣活血;替頸部保暖,防範風寒濕邪入侵身體。(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唐文儀博士 註冊中醫師
欄名: 中醫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