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最早見於二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指出大黃「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由此可見,從專業角度而言,該藥在臨床上的治療範圍極廣。不過本文只是想說說與大黃相關的花邊。
其一,大黃之名。因其橫切面上有紋似錦,所以又名「錦紋」,通常以產於四川之大黃最為道地藥材,《本草圖經》以為「以蜀川錦紋者佳」。又因為該藥用於攻下時藥力較猛,猶如三國中關羽有「斬關奪門」之力,所以又稱之為「將軍」,或「川軍」。
其二,大黃救命無功?這是坊間流行之語,以為大黃所具有較猛的攻下作用,最容易導致大便洩瀉,就不覺得這是一味容易被人們接受的藥物。但在臨床上,不少發熱性的危重病證都與體內有熱邪積聚有關,而大黃如果被運用得當,往往有救命之功。所以,「大黃救命無功」一句是對大黃之誤解。
其三,大黃是否應該後下?現代的各類《中藥學》在談到大黃之運用時,通常指出大黃入湯劑時應該「後下」,即相較藥方中其他藥物,在煮藥時要稍後一點時間才放入大黃。在被稱為「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在含有大黃的數十個方子中,大黃被廣泛地用於治療各種病證。但明確指出大黃應該「後下」的方子只有大承氣湯、茵陳蒿湯和厚朴三物湯。所以,大黃是否應該被「後下」,是根據其所治病證及特定的藥物配伍而定的,並不是入湯劑時就應該「後下」。
其四,慎用大黃。雖然大黃具有清熱洩下,祛瘀行血之功而在中醫臨床上被廣泛運用,但大黃之性味苦寒,易傷胃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者一定要審慎使用。在講求審美的現代社會中,大黃亦有時被用於一些減肥藥中,是試圖通過大黃瀉下之力而增加排出,以此來達到減肥之效果。此類產品如果被用於脾胃虛弱之人,或者被長期服用,對人的健康都會有傷害,這一點應該引起大眾的關注。
撰文:
姜元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部主任
欄名: 中大醫說
-
工業意外|洪水橋地盤意外 62歲司機遭3噸石屎擊斃 揭原為老闆疫下被迫轉職 |
|
-
黑客入侵|消委會:投訴人、月刊訂戶等資料或外洩 不會交50萬美元贖金並已報案 |
|
-
中年好聲音2︳向展鵬背景猛爸爸係向華強四弟 做保險年薪過千萬 曾收林作旗下 |
|
-
晴報醫療室|港男中流感屙嘔不止返工狂咳 醫生提醒3種情況要考慮入院 |
|
-
「細細粒」陳嘉佳拍片曬內地2000呎豪宅 7日減廿磅 最見效係呢個位? |
|
-
Beautiful Life|患多囊卵巢決心減肥 女生靠10招激減68磅變女神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漫談大黃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30412
漫談大黃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大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最早見於二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指出大黃「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由此可見,從專業角度而言,該藥在臨床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502752%2F%E6%BC%AB%E8%AB%87%E5%A4%A7%E9%BB%83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502752/漫談大黃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00000/3502752/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3502752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e890b08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f2ba25b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cde2b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