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場作戲 為何最後變「沉船」收場?

發佈時間: 2023/04/18

逢場作戲 為何最後變「沉船」收場?

有些所謂愛情故事,只是一廂情願的自編自導自演劇目。

「女友在我手機內看到我跟那女生臉貼臉的照片,罵了我一頓。我們冷戰了幾天,現在仍未和好,但我覺得自己不是很着緊箍煲。莫非我沉了船,喜歡那女生?」他說。

自己的不當行為惹怒了女友,理應加大氹她的力度,但他更多想的是,會否約那個在交友App認識不久的女生再見面?

「起初視作吹水解悶,沒想過會出事,弄至如此。」他所謂的出事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跟女友的關係出現了裂痕;第二,原先逢場作戲的「flirt女」變成動情的「沉船」。

在感情世界以至性與愛界綫的分野,很多人以為自己很清晰,有足夠定力去駕馭,結果卻令自己在感情中一團糟。如果感情是一場遊戲,被玩弄的原來是自己。身心分離、逢場作戲,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

「不是說我女友不好,但那女生給我的感覺很不同,她很有活力,給我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因為這種比想像中來得投契的感覺,令他萌生了一個念頭,這女生是否更適合自己?如果他女友真的有錯,那就是錯在她不完美,不能滿足他從其他女生身上可以上找到的味道。

原先認為是消閒遊戲,冷不提防關係由萌芽漸漸升溫,孕育出本來沒有預期的情感牽動。沉船,意味關係的發展與原先預期的想法不一樣。是感情世界有太多一見鍾情,抑或是人錯判了自己在感情上的操控能力?

「對於愛情,人固然有選擇權,但起碼要知道對方對你的觀感如何?另外,你能否分辨你喜歡的是那個女生,還是那女生給你的感覺?」我問他。

當連基本認識也缺乏,他開始知道自己的念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人的煩惱,有時是將虛構的事情真實地面對。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古錦榮 喜歡聆聽多於說話,發現每段情性關係都是一個獨立生命故事。
欄名: 性治療師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