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添
楊偉添

學校的聯想

發佈時間: 2023/04/26

學校的聯想

電影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贏得本年度金像獎最佳電影獎。但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因一些合約與法律上的問題,暫時未能公開上演。這部電影拍攝了接近十年,曾在「內部專場」看過的朋友,大部分都大讚,覺得是值得一看的電影。真希望這部電影在短期內有機會在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

雖然這部電影是以拍攝幾位中學生的成長和生活為主軸,但她們的母校英華中學的變遷,為這個主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學校是提供教育的「硬件」,但要辦學出色,好的「軟件」也不能少,甚至有人覺得軟件比硬件更重要。

因為外國教會來華傳教,香港很多歷史悠久的學校都是由教會所創辦。其實香港在此前已有不少「卜卜齋」,即本地沿襲中國傳統教授方式的學塾。雖然傳統學塾在香港已消失,但它們在香港教育發展的演變過程中,曾扮演過重要角色,尤其在新界,很多歷史悠久的小學其實是經歷過學塾、鄉村小學和現代化小學這3個階段。

上世紀30年代,政府推行新式教育,傳統私塾都改稱為學校,例如創立於1931年屏山的達德學校、建於1932年上水圍的鳳溪公立學校,以及1934年創立的元朗大橋村鐘聲學校等。這些學校各有特色,也為本港栽培了很多不同領域的領袖及社會賢達。

就以由前清秀才黃子律先生所創辦的鐘聲學校為例,香港骨科名醫陳求德醫生和前政制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先生都是該校的畢業生。前香港小姐、現為高爾夫球名將的鄭文雅,則是上水鳳溪中學的畢業生。

香港中西教育硬件雖然有不同,但無礙培育出對社會有貢獻的傑出人才。(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楊偉添 資深企管人
欄名: 添情添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