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家長投訴孩子經常機不離手,擔心他們會過分沉迷,變成電子遊戲成癮。究竟沉迷打機是否一種精神及心理疾病?目前為止,精神醫學上有兩個廣泛認受的診斷分類基準,分別是《國際疾病分類》(ICD-11)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而沉迷電子遊戲現象被收錄於兩個診斷分類基準中。
2013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網絡遊戲障礙加入「有待更多研究」的障礙,暫未定性為一種精神疾病,但亦明確指出診斷有待研究。此手冊列明一個人於12個月內出現以下5個或更多症狀,便符合所提出的遊戲障礙診斷分類基準,包括:1、玩網絡遊戲成為支配活動;2、不玩網遊會構成心理不安、不快及憂慮;3、容許自己投入網遊的時間愈來愈長;4、曾嘗試控制自己不參與網遊但失敗;5、除沉迷網遊外,對原本嗜好及娛樂失去興趣;6、即使知道自己心理及社交問題,仍沉迷網遊;7、向他人隱瞞參與網遊的時間量;8、沉迷網遊來逃避或紓緩負面情緒;9、因沉迷網遊而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學業或工作。
2019年,ICD-11也被世衞確認,同時新收錄遊戲障礙4個診斷分類基準:1、對遊戲節制力有明顯缺損;2、遊戲成為生活中最優先順序,超越其他興趣與活動;3、就算發生負面後果,仍持續或更沉迷;4、玩遊戲的嚴重程度,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有明顯缺損,情況持續最少12個月。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現今社會往往將不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統稱為「病」,但研究指實際只有約5%的人達到臨床標準,所以大部分喜歡打機的孩子都不是有精神或心理問題,診斷還是交給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吧!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梁重皿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
-
蓋鳴暉率劇團戶外演出神功戲 不擔心受熱浪影響:化酷熱為力量 |
|
-
朱千雪自爆被法官鬧絕無幸免「如果唔鬧得係好難做大狀」 |
|
-
台友情緣的歲月︳楊紹鴻新節目獨欠金超群感遺憾 包大人17年開腦後深居簡出 |
|
-
八達通領消費券注意|酒樓埋單拍卡屢變$1000 食客質疑故意收多【附酒樓回應】 |
|
-
捉狗悲劇|相依為命10歲愛犬被捉 85歲翁拼命保護 暈倒跌落坑渠猝死 |
|
-
前港姐伍樂怡宣布轉行打理家族生意 發文告別粉絲:在電視會不怎樣見到我了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電子遊戲成癮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30525
電子遊戲成癮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近年不少家長投訴孩子經常機不離手,擔心他們會過分沉迷,變成電子遊戲成癮。究竟沉迷打機是否一種精神及心理疾病?目前為止,精神醫學上有兩個廣泛認受的診斷分類基準,分別是《國際疾病分類》(ICD-11)和《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533676%2F%E9%9B%BB%E5%AD%90%E9%81%8A%E6%88%B2%E6%88%90%E7%99%AE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533676/電子遊戲成癮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30000/3533676/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353367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