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防疫措施全面解除,世衞宣布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新冠疫情歷經3年,似乎終於離我們而去。回顧過去,香港中醫藥界在這場戰「疫」中發揮了甚麼作用,能總結出甚麼經驗?將來中醫藥在應對傳染病上還可擔當甚麼角色?
毋庸置疑,中醫藥在疫情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政府廣泛派發抗疫中成藥;醫管局籌辦「中醫諮詢服務」、「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安老院舍中醫診療服務」及「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到私營中醫執行「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和「攜手齊心-中醫藥新冠復康診療計劃」,足見中醫藥參與甚廣,至今仍以其全面及個體化診療守護市民健康。
盡管如此,中醫藥於某些瓶頸仍待突破,如當新冠病人需於北大嶼山醫院外的公立醫院留醫,或屬危重症,中醫藥治療便須停止。此情況在「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訪港時仍然持續。究其原因,主要涉及「風險管理」︰即醫療責任歸屬,和部分人員對中醫藥處理新冠(尤其危重症)是否安全有效的「信心問題」。
筆者認為,要處理上述問題可從多面着手,包括︰1.制定包含中醫的臨床協作指南,清晰界定合作流程和醫療責任;2.強化中醫住院/重症診療人才培訓。而無論指南建設或人才培訓,均需要以優質臨床研究為主體的科學基礎,以較公認的證據說明療效。
承蒙中醫藥發展基金資助,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正進行一項經遙距診症,以中藥治療新冠的臨床研究,冀以科研推動中醫藥發展,正邀請年滿18歲,在過去72小時始見症狀的陽性患者參與。歡迎有意者登入https://bit.ly/3o3MPTR,或致電/WhatsApp 6082 2583查詢。
中醫藥研究異於西藥,一般難以專利保護鼓勵藥廠巨額投資,其「公共物品」、「正外部性」的公益性質使其亟待政府介入。隨着政府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寄望專員持續推進中醫藥各方面包括研究的資源投放和配套,善用中醫藥界力量,造福社會。
撰文:
林志秀博士、岑子謙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及教授、註冊中醫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副講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中大醫說
-
健康新女性|左乳暈現小硬塊 32歲女揭患乳癌二期 親述治療過程:不需強迫自己勇敢 |
|
-
周永恒首次入獄前一日仍吸大麻 「三宗罪」感化官斥冇悔意妻放棄上訴 |
|
-
中年好聲音丨羅啟豪全家總動員現身答謝豪殼 預告年尾有意開專屬演唱會 |
|
-
殘疾希望|晶片植入腦獲准人體試驗 馬斯克招募兩類癱瘓病人 目標以意念控制滑鼠鍵盤 |
|
-
人寵共融|愛協10月推出「帶狗狗上班」計劃 為參與企業提供7大支援 |
|
-
認知障礙症|園藝治療延緩認知障礙 照顧者困擾程度減4成 |
|
-
-
脈衝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新趨勢 手術時間短 適合年老患者 |
|
-
發放正能量 為精神健康打氣 多關懷 多鼓勵 抑鬱症不再可怕 |
|
-
捐助「愛心滿東華」免費醫療服務計劃 為貧病者重拾健康 |
|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
-
-
對付暗瘡有竅門認清有效成份 新型藥膏助紓緩身體暗瘡 |
|
-
從新冠看中醫藥發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230607
從新冠看中醫藥發展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隨着香港防疫措施全面解除,世衞宣布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新冠疫情歷經3年,似乎終於離我們而去。回顧過去,香港中醫藥界在這場戰「疫」中發揮了甚麼作用,能總結出甚麼經驗?將來中醫藥在應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3542506%2F%E5%BE%9E%E6%96%B0%E5%86%A0%E7%9C%8B%E4%B8%AD%E9%86%AB%E8%97%A5%E7%99%BC%E5%B1%9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3542506/從新冠看中醫藥發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40000/3542506/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354250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6da8e35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d714777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0dd07d7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