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榮休教授、食品研究中心主任、海山基因及益生活有限公司創辦人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時天氣和暖,適合外出登山祭祖和郊遊。郊遊作為適量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好處,同時與腸道微生態密切相關。台灣研究發現,肌肉量較低的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較正常肌肉量的人低。此外,厚
淮山又名山藥,是薯蕷科薯蕷屬(Dioscorea)植物的塊莖部分。淮山含豐富抗氧化物、多醣、高纖維、低脂肪、低熱量及低升糖指數。內地研究發現在飯前或吃飯時食用淮山,能有效地減少飯後血糖波動和升糖反應。
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除了追求長壽,近年社會也提倡「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健康老化不僅在老化過程中維持身體機能、減少病痛,還着重於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正常細胞分裂40-70次
蟲草花並非花,是真菌類蛹蟲草(Cordeceps militaris)菇菌,因色澤金黃似花而得名。蛹蟲草與名貴的冬蟲夏草不同種屬,而生物特徵相似,市面上銷售的都是人工培植。台灣研究發現冬蟲夏草的蛋白質
「白肉比紅肉健康」早年大家只認為是因為紅肉的膽固醇含量較高,而近年卻發現過多攝取紅肉會導致血液中「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增加。TMAO主要來自食物中未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的左旋肉鹼和膽鹼,常見於肉類
隨着春天的來臨,現在正是食用春筍的最佳時機。相較於冬筍的肥厚甘美,立春後採摘的春筍顏色潔白如玉,味道清爽可口。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苦,性寒,能夠化痰下氣,清熱除煩,通利二便。《本草綱目拾遺》中也提到,
下周是西方情人節。情侶之間的互動愈甜蜜,除了感到幸福快樂,他們的身心也愈健康。捷克研究發現,女性和伴侶的體味化學成分和微生物組成的相似度比其他人高。 一項由1944開始進行了60年的綜合研究表明,人們
明天便是立春,有關立春的傳統習俗很多,其中「咬春」是在立春當天吃些春天當造的新鮮蔬菜,例如韭菜、芽菜、蘿蔔等。韭菜一年四季皆可生長,而春天的韭菜香氣清新,特別翠綠美味。 中醫描述韭菜「味辛、性溫,能入
不少賀年食品和日常現成食品飲品都含有食物添加劑。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內香港發炎性腸病的發病率增加了30倍。此外,大型調查研究也發現,克隆氏症(一種發炎性腸病)患者明顯攝取更多食物添加劑,特
農曆新年少不得各式各樣的傳統食品,很多都是高油脂低纖維。豐腴美味的肉類為主要材料,膳食纖維通常不足。小鼠研究發現,高飽和脂肪飲食的小鼠腸道穿透性、脂肪炎症、和胰島素阻抗指數明顯地高。腸道穿透性若上升,
隨着病毒變種,以及疫苗和治療方法發展,很多國家及地區已定性新冠病毒感染為風土病。多項研究顯示新冠重症、住院時間較長或年紀較大的患者,很有機會出現新冠後遺症,即所謂「長新冠」。多地研究指出,超過6成的長
NMN保健品近年十分流行,是追求「青春常駐」人士的寵兒。前文曾介紹NMN的背景和科研,唯當時並未有關於NMN臨床功效的研究報告。最近有不少相關臨床研究報告發表,大家開始了解NMN補充劑對健康的好處。
聖誕及元旦假期與親朋好友相聚享受大餐,大家要記住大餐要包括足夠的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膳食纖維例如聚葡萄糖(Polydextrose)結構複雜,胃及小腸不能消化吸收,每克只有約1卡路
冬至剛過,明天就是平安夜。適逢本港開始放寬防疫政策,久別的親朋好友又可以歡聚盡情吃喝度聖誕。享用佳餚當然要配美酒。喝酒後酒精(乙醇)經血液循環體內。大部分酒精經由肝臟中乙醇脫氫酶(ADH)轉化成乙醛,
踏入12月,是流感和呼吸道感染高峰期。 隨着世界各地放寬防疫措施,歐美國家已經出現呼吸道感染爆發。西班牙從呼吸道症狀患者樣本發現,現時流行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有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今年諾貝爾獎焦點之一是單獨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斯萬特‧佩博(Svante Pääbo)。佩博的諾貝爾得獎發現與別不同,是以基因角度解釋古人類如何發展成現代人類、流傳下來的遠古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生
一百年以前糖尿病是不治之症,直到1922年,醫學界第一次以胰臟提取物中的重要荷爾蒙胰島素,拯救了一名14歲少年的性命。胰島素是由胰臟的Beta細胞分泌,除有穩定血糖的功用外,亦是調控肝醣、脂肪等在身體
感恩節(Thanksgiving)是美國的重要節日,除了必食的火雞外,南瓜餅、南瓜批也是感恩節傳統食物。南瓜是葫蘆科其中的南瓜屬(Cucurbita),有不少品種。南瓜含有多種豐富營養,例如抗氧化類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