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金融發展局早前在《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未來路向》報告中,提出5項建議,以完善強積金制度。我們希望,其中就增供款及監管強積金計劃的建議可盡早落實,便已對本港幾百萬名打工仔的退休生活保障,功德無量。 金發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外圍不明朗因素多,今年財政預算案將以「支持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為主。政府支持企業其實就是保就業,企業不可單靠政府扶持便能持續發展,以釀製蠔油起家的李錦記,則可作為本地華人家
香港中大醫學院最近研發了一套微型機械人系統,最快可於15分鐘內,準確檢測出導致腸道感染的「難辨梭菌」所釋出的毒素,以提升診斷及治療的效率。香港很需要這類既準確快捷,成本又低的檢測方法之外,在預防疾病方
今年中學文憑試(DSE)報考人數續跌5%至5.6萬人,創歷屆新低;另一方面,8大院校學士學位課程退學人數卻微升5%至1,300人。這兩個數據對教育及未來人才資源規劃都各有啟示,但結論只有一個︰政府必須
「水餃皇后」臧健和病逝,她為香港遺下的,不僅是一款美食,還有「碼頭水餃」的一頁創業傳奇。「臧姑娘」以一生的努力,說出了新來港人士在港打拼成功的典型故事,當年她可以做得到,今天港人可否做得到?而更重要的
有立法會議員擬提私人條例草案,修訂《房屋條例》及《稅務條例》,以規管房委會10多年前售予領展的物業商舖租金的增幅,並對領展旗下商場長期空置舖位徵收空置稅。領展商舖涉及逾200萬公屋居民的民生日用,若因
豬年談豬,今天還要談三隻—那是英國童話《三隻小豬》裏小豬們所代表的精神,對21世紀的港人可以有甚麼意義。若筆者問大家︰假如你一定要做三隻小豬中的其中一隻,你會選擇哪一隻作為自己人生挑戰的主角? 201
送狗迎豬,在未來幾天長假期,在流感陰霾下,相信不少市民都會希望身心康泰,多於家肥屋潤。早前香港西醫工會公布年初一全港只有5名私家醫生應診,更添市民憂慮。雖然政府已有一系列應對措施,但若可及早制定及準備
立法會昨討論如何落實多元教育,以紓緩學生及家長的壓力。有議員建議,為更多津貼學校引入適量的國際課程。若以為多了一些課程選擇就是教育多元化,未免把教育看得太簡單了。我們深信,透過教育專業人員深入的探討和
在一個「最適宜駐外僱員居住的亞洲城市」排名榜中,今年香港排名較去年下跌12位。有人擔心,香港對外資的駐外僱員會失去吸引力,而令香港競爭力下降。其實,大家不必被一些無關重要的排名或指數嚇倒,最重要還是做
調高長者綜援合資格申請年齡鬧得沸沸揚揚。爭拗為何出現?這要從2018年立法會《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說起。 2018年2月28日,該草案提上立法會審議,重點在將一筆不逾$450,477,990,00
冬季流感疫情令前綫醫護壓力驟增,本欄昨希望市民出一分力,提出解決方案,反觀前綫醫護「消消氣」之後,如能提出更多「到位」而可行的建議,讓病人得到適切的醫療照顧之餘,本地醫護人員又不至做到「谷爆」,才是針
「不在沉默中谷爆」,繼護士協會早前在政總集會申訴不滿後,兩個公立醫院醫生組織上周六也舉行了申訴大會。今時本地醫護人手短缺,短期內可能是個「死症」,神醫難救,若遇上較大型的公共衞生危機,市民似乎只能自求
政府召開跨部門會議後,宣布全港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明天起提早放農曆年假。鑑於目前流感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爆發的趨勢,這個決定無疑是明智的,但在學前幼童停課之外,政府其實還有很多領導市民對抗流感的工作要做,同
政府「關愛共享計劃」向合資格市民發放4,000元,但連日來單是派申請表格,已教市民怨聲載道。利民政策變擾民,派錢「論盡」又混亂,高官還大談「便民」,認真諷刺!我們相信,錢始終會派到合資格市民手上,但若
流感疫情持續,衞生防護中心將繼續評估流感發展的情況,而因流感高峰所造成的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又令前綫醫護人員怒氣難消,要紓緩前綫短期壓力,政府宜考慮效法工業上細分工作類別的方法,把流感病人專門處理。
每次流感季節抗疫,其實香港都應像打仗,沉着應付,步步為營。自上月底流感高峰期至今已邁進第3星期,同時亦已有逾300多間幼稚園停課,約佔全港幼稚園三成。餘下3、4星期的流感高峰,香港要打贏這場「抗流感」
由政府調高長者綜援合資格申請年齡至65歲而引發的爭拗與風波持續了個多星期仍未平息,即使政府法、理俱在,但在回應、解釋政策時,略嫌少了同理心,加上政客、傳媒、學者等的批評,才無風起浪、一波三折。 原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