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世界御廚鮑魚大王楊貫一學藝16年、香港資深名廚,人稱基哥
經過3年疫情,雖仍有小爆發,但世衞說不重要了。人困得太久,一聽見通關可往外走動,誰不想離開封關3年多的小海島呢!香港人要出埠透透氣,首選肯定是日本啦,其次是消費平靚正的泰國,還有很多不同選擇呢。 由於
10年前,現代飲食專業管理協會董事局出發到澳洲塔斯曼尼亞省旅遊考察。塔省為澳洲最大島嶼,海產及奶類食品最豐富,當地蘋果質量都是頂級的,但因價格不便宜,一般出口到汶萊和新加坡,甚少運來香港出售。我們到訪
早前某個周五,在中華廚藝學院會員中餐廳接待80多位食客,名為「重塑名菜集錦」晚宴,座上客都是為40多年前的川菜、廣府菜系在今天重現而聚會,菜餚的來源就是從那9冊《中國名菜集錦》,有川菜的過橋豬腰、廣府
可以有空仔細看《中國名菜集錦》復刻版整套書了,首先要翻看廣東菜這兩本。之前得明仁老總送我的原版書籍,讓行內外愛書者欣賞完後已送了給香港廚藝學院的圖書館收藏。原版在我手上的時間不多,但也看過兩遍,今次做
身為中華廚藝學院訓練委員會委員,每年出席會議約6次,以了解學院的運作,也為學生出外交流作建議,以及提供一些城市有廚藝學院可到訪作實地學習。因之前送了一套9冊的《中國名菜集錦》給ICC學院,院方希望我從
長假期間游手好閒,不時想着退休後有甚麼好搞作,做廚藝的義工可繼續,那其餘日子呢?不如像早已退下火綫的大廚老友一樣,做些網台、播音DJ,又或帶下美食團周遊列國去做吃貨。那不出外又怎辦呢?玩下抖音,拍段飲
上月特別多春茗聚會,到酒店或食肆的宴會不少,碰頭都是業界人士,當然也有其他機構的宴聚,開席時碰杯說聲恭喜,上菜頭盤鴻運乳豬肯定先行,起筷吃過皮脆肉嫩,各店的差別不大。 來到湯羹紅燒雞絲生翅,或燕液魚肚
上世紀80年代,香港經濟蓬勃,聰明勤勞的香港人飛黃騰達,滿街都是名車,人們出外吃飯,不時出動大房車直達食肆門外,一下車便把車匙丟給泊車服務生代泊,是做代客服務行業的先驅,收入不錯的行業。 今時今日不同
年過年,日過日,人生就是如此。農曆年前,打工仔大多歡天喜地,因年尾出花紅或雙糧,之後連放多天農曆新年假期,今年疫情放緩,大家都去度假或回鄉探親。但我等管理層,卻是最煩惱的日子開始,3月各部門的員工竟不
新冠疫情3年,在抗疫上政府花了數千億元,包括用來購買特效針藥、改善醫院內的通風系統、急救設施、醫療團隊的特別津貼、對市民的緊急服務需求等等,今年新的政府財政預算,財爺大刀闊斧把醫療預算狠狠壓低,從任何
每一個孩子學習每一種新事物都是從零開始,無論是學講話、學進食、學走路、學禮貌等等,學會了還要不斷重複修正過錯才可以有進步,才可以做得暢順,尤其是運動員,不管是游泳、跑步、射擊、球類比賽,沒有經常學習改
是日去一間豪華版長者會所參加午間開年飯敘。這座籌建多年的長者會所,營運重點是修建全新大樓,引進先進科技幫助長者享受度假式舒適家居,猶如生活在豪華郵輪上,讓入住者優游度過美好的每一天。這裏更設有優質醫療
剛看了一篇輾轉旅居香港30年的老外報道,說他1990年代少年時便離開威爾斯到香港,之後遊走於亞洲各國,一邊找工作,一邊換取旅費。誰知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容許他在沒工作簽證下仍可隨便找到合法的工作,後來停
農曆新年有4天假,年初一、二都是到長輩家拜年;初三則一如以往,約定馬迷友好到馬場耍樂,碰碰彩數;初四最後一天年假留在家裏翻翻舊物,收拾一下作斷捨離,丟棄不合時宜的雜物。 翻箱倒篋時找到一本小相簿,原來
身為廚師,未必餐餐都在自己的店進食,跟朋友聚會要我不離席由頭吃到尾,要做到就只好在其他餐館用膳,那就可以輕輕鬆鬆暢談吃喝,不然在自己店內肯定三時兩刻滿場跑,一時過枱與人打招呼、喝杯酒,推介菜餚寫寫菜單
大年初三,跟馬迷朋友入馬場作賀年節目,下午2點10分WhatsApp傳來麥太給我的信息︰「麥Sir今午安詳辭世。」令我非常訝異,因為前一個星期才剛與麥太碰面,問候過他老人家的身體情況,知道他情況還好,
踏入兔年,在此跟讀者們拜個好年,祝大家百毒不侵!出入平安!財息兼收!這麼多年來在不知不覺間認識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好友,可能是在食肆飲食閒談,沒有利益衝突下飲多兩杯就能打開話題,天南地北,嘻哈人生。 今年
自從小學4年級在學校禮堂做過有幾句對白的話劇外,長大後從未上過舞台演話劇,只客串過做頒獎禮司儀,今次膽粗粗在一個周年晚會跟兩位拍檔上舞台演出,20分鐘的搞笑版《家春秋》,實在是人生一大挑戰。 原來演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