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的所有要求,我都已經逆來順受,我只求她放過我!」 少婦與奶奶的關係異常緊張。因奶奶剛認識她的時候不太認可她的家庭背景,她一直耿耿於懷。在內心深處,她懼怕奶奶搶走丈夫,如同後母搶走父親一樣。她努
你有試過身處美國的大峽谷而被它的壯闊震懾嗎?又或是在黑夜舉頭觀星時,想到繁星與地球相距很多光年而被觸動落淚嗎?你曾經遠眺群山而沉醉於它的宏偉壯麗嗎?大自然的美景奇觀容易激發我們的敬畏(awe)之情。近
這段日子,在香港,因為社會事件,不少人減少上街。黃昏過後,留在家中,做甚麼好? 常見的,追新聞,追直播,徹夜不眠。人在家中,精神上是參與了前綫戰事。「我都知道唔應該追咁多,會失眠的,但又忍不住,怎算好
阿明近日每天從各種媒體上看到很多關於社會暴力新聞,即使他沒有親歷其境,腦海中卻常出現那些畫面,心情大起大跌,既擔心,又緊張,晚上更睡得不好。 阿明問我︰「我是否患上精神病?」我答︰「這幾個月,你有壓力
因着過去數個月香港社會的動盪,愈來愈多人感到焦慮和不安。不論政治立場如何,也不論有有沒有直接參加任何集會活動,想必每個人都心有感受。很多時候,只要單從電視或網絡上見到排山倒海的衝突片段和消息,已經可以
三年前豪仔開始見我的時候,他的生活除了上學,就是打機。他放學回家後便開始打機,直至凌晨兩、三點才離開電腦去睡。他的媽媽非常困擾,因為豪仔不但常常欠交功課,更因睡眠不足而脾氣暴躁,時常與媽媽發生爭執。
患末期肺癌的黃婆婆一臉安詳的在床上合眼休息,靠着巧妙的藥物將痛楚減至最低。床邊坐着婆婆的大女兒,她睜着疲憊的雙眼,彷彿怕一眨眼就會失去媽媽。 我簡單自我介紹後,她便拉我到床尾說︰「媽媽都快90歲了,已
當我們受到威脅,就自然會產生焦慮。例如,若一隻極之危險的動物在我們身邊徘徊,我們會意識到危險,此時大腦便會發出信息到身體各部位,讓我們逃跑、躲避或者準備反擊。這種求生本能稱為「攻擊或逃避」,對我們面對
1971年一個著名的實驗︰在史丹福大學一個模擬監獄中,參加的大學生隨機分派扮演囚犯或獄卒的角色。負責實驗的心理學教授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也扮演監獄獄長。「囚犯」穿上囚犯制服,沒有個
「你不能叫海浪停止,但卻可以學習衝浪。」這是有關靜觀的書籍經常引用的句子。據靜觀老師Jack Kornfield說,這句子來自一張70年代的海報,海報上一位印度靈性導師穩定地在一塊滑浪板上以瑜伽的一個
敏感年華 孩子踏入青少年期,比較敏感,有自己獨立的意見,跟爸媽的衝突會增加。 常見,爸媽習慣了孩子在兒童期的溫馴。進入青少年期,爸媽大感頭痛,特別擔心孩子學壞,或「群壞人」。 社交監察 有些爸媽常向孩
「不知何解,女兒靠近時我總莫名地推開她。」在家長課程中,媽媽留意到自己難以情緒肯定女兒。當女兒走近她的時候,她會用各式各樣的藉口去推開她,甚至在情感上否定她。媽媽內心其實關心女兒,但往往在女兒離開後才
小敏和她的媽媽走進我的治療室。媽媽一坐下就已急不及待訴說小敏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不了解媽媽的苦心、不相信她的承諾……與此同時,女兒把面轉向另一邊、扁着嘴,只用背脊面向媽媽,似乎已在作出無聲抗議。在確
最近為一講座蒐集資料,在網上發現好些文章提到「微笑抑鬱症」,好奇地看看。雖然診斷上未有「微笑抑鬱症」這學名,但當中提到的病徵卻也反映部分抑鬱症病人的臨床表徵,簡單說,就是「對人歡笑背人愁」。 40歲的
30多歲的張女士自覺生活安定︰工作能力獲上司認可、與父母同住、單身而懂得自尋樂子。「我真的不理解自己為何會患抑鬱症,我很想知道原因。」張女士說話略急,明明內容是述說着自己的困擾,可面上一直掛着笑容,原
創傷事件是一個人親身經歷或目擊一場危害生命的事故。近月香港社會面對嚴重衝突,暴力事件可引發急性壓力反應。急性壓力反應有以下五大類症狀︰一、入侵症狀︰腦海不斷浮現衝突事件的畫面及記憶,夢境出現衝突事件;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承載痛苦時,痛苦就會蔓延到身邊的人身上。我們會釋放負面信息、指摘謾罵、或從關係中抽離。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周圍的人也會感到痛苦。 假如有別人做了讓我們痛苦的事情,有時候我們會想讓對方亦同
近期社會上的衝突不斷升溫。街頭以外,連家庭、學校、公司,甚至教會,也彷彿成了戰場。有家人、朋友因意見不同而反目,甚至惡言相向,亦有陌生人在網絡,甚至當面互相指罵,奮力捍衞自己所相信的「真理」。 作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