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謙今年讀中二,被老師指性格孤僻、不善社交,偶有固執行為。老師認為他有自閉症特質,遂轉介醫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隨後確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
在克服恐懼心理的時候,敢於面對所害怕的情景、地方或物件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我們會避開自己懼怕的事物,然而,逃避無法讓我們認識到所懼怕的事物並非那麼危險、可怕。 心理學家採用的「面對療法」,是讓焦慮者逐
迎接2021年,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說,與家人有良好的情感聯繫是重要的。那甚麼才是有效的情緒溝通?研究指出,家長有4種溝通模式,以下會用一個例子說明。 你剛升中的孩子在網課小息時關上視像,拒絕與同學聊天,
好不容易來到2020年最後一天。回頭看自己在年中經歷過的大小事情,有甚麼想要放下嗎? 寬恕,在這一天的意義尤其重要。寬恕,代表我們可以放下過去,重新開始。寬恕並不等於要抹去或認同已發生的事及當中的傷害
有一位爸爸,脾氣不怎麼好,經常在街上與人衝突,大吵大鬧。他的女兒14歲,正值青春期,情緒比較敏感,也比較在意別人的目光。 女兒跟爸爸上街,曾經幾次,遇上爸爸與人衝突的緊張場面。爸爸情緒高漲,女兒在一邊
被譽為現代梵高的藝術家王俊傑英年早逝,他的畫呈現強烈情緒的色彩。大家知否他是自閉症患者?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文尚泰,也患自閉症,同樣具有極強的繪畫能力,透過筆觸和色彩,表達內心世界。 自閉人
近月本港的疫情又再次反覆,大家的防疫意識又再次提高。確實,大家保持社交物理距離,對於防疫甚為關鍵,但卻不應成為唯一關鍵。任何人如果想達到真正的健康,不單止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為疫情的
美賢是一個在職媽媽,育有8歲的女兒心心。最初被轉介來的是心心,後來我發現美賢也有接受輔導的需要。 心心被媽媽及學校投訴常說謊言、沉迷手機遊戲並荒廢學業。她平日由姨媽照顧,周末則回家由媽媽照顧。根據美賢
陳先生位居要職,卻在退休之年患上末期癌症,退休大計實現不了,還要面對藥石無靈的失望。 他躺在床上眉頭深鎖,病房職員遂安排我們見面。 「陳先生你好,我是心理學家。我們可否談談?」我試着打開話題。 「你的
第一次見小容,是在醫院的病床上。長長的頭髮薄薄地貼着腦袋,皮膚異常的白,非常的瘦,彷彿脆弱得快要碎掉。「厭食症,醫生不讓下床,悶得發慌。」小容氣若游絲地跟我抱怨。「我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上樓梯氣喘,大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我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發現不少強迫症的患者,特別是有清潔強迫人士,其病情可能會加重。 一方面是由於社會氣氛接納勤洗手為正常化的行為,強迫清潔者可能會更容易、過多地出現重複行為;另一方面
你上一次心動是甚麼時候? 那是一種毫無預警的感覺,一下觸碰、一個相互微笑的眼神、一個熟悉的身影……都足以令人產生電流般的身體感覺。心不由自主地慢了半拍、面頰微熱、嘴角亦揚了上來。 年輕時總以為會遇到很
在臨床工作中,接觸到很多經歷過各種關係創傷的成年人。有些是愛情或婚姻危機,有些是被好友、同事背叛,亦有家人反目成仇。 較為嚴重的個案,會因創傷引發的抑鬱、焦慮、失眠、複雜性哀傷等心理困擾而求助。 在治
有一位少年滿17歲,家人為他慶祝生日,有人特別做了一個香甜的大蛋糕,還補上一句︰「17歲是重要的日子,要好好享受。」17歲的男生笑得燦爛,點頭回應。 很多孩子都喜歡過生日,還會四處告訴別人:「我快生日
近期兩齣韓劇都以主角患有反社會人格為主綫,一個是《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高文英,一個是《惡之花》的都賢秀(李準基飾)。劇中二人都是情感冷漠、對人缺乏同理心及具攻擊性。 反社會人格患者要在18歲後才確
很多情侶都會以為,兩人的關係是否和睦穩固,首先取決於兩人的價值觀是否相同。可是如果我們細心想一想,一對情侶來自兩個非常不同的家庭長大,價值觀有所不同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事。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應該感到意外
小恩原是全職家庭主婦,在家照顧兩名分別7歲和2歲的孩子。最近因為疫情關係,丈夫經營的生意營業額一落千丈,已經數月沒有給予家用。為了幫補家庭的開支,小恩找來一份半職工作,每天工作4小時,期間由她的媽媽幫
何生何太已屆退休年齡,他們最擔心的是患有輕微發展遲緩的獨生女兒不能獨立生活。20多歲的她在快餐店兼職,廚房工作應付得來,為甚麼到放假的日子她會寧願捱餓都不下樓買外賣呢? 「我怕不知如何應付陌生人,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