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再過一個月又到農曆新年。每逢大時大節,少不免小酌幾杯,聊以助興。關於飲酒,大家可能也會留意到有些人天生飲少許酒就會滿面通紅,坊間相傳飲酒易面紅,代表血液循環好,事實卻非如此。飲酒面紅與體內缺乏一種名為
新年伊始,恭祝大家新年快樂,最重要是身體健康!正值2021年,最適宜做的是總結過去,前瞻未來。2020年對香港乳癌基金會來說,是十分特別的一年。 大家可能知道,新一份施政報告於上年11月出爐,政府宣布
有聽過半杯水的故事嗎?你眼前看見半杯水,究竟它是半空,還是半滿,一切端視乎你的心態。 今天是12月31日,在這變幻莫測的2020年即將完結之際,不妨回顧過去一年的經驗,將之當成學習的契機。 對於香港乳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早前的兩個星期六,舉行了兩場以「乳癌♥專家話你知」為題的直播講座,主講乳癌檢查,反應十分熱烈。在上周六(19日),基金會舉行了本系列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的直播講座,由李沛基醫生為大家講解
服務了香港乳癌基金會10個寒暑,時常都會親歷一些好人好事,例如在疫情期間,不少市民及團體自發向基金會送上防疫物資,供乳癌患者領取。另外,基金會在疫情期間舉辦的活動,如首次移師網上舉行的「乳健同躍動20
香港乳癌基金會在11月28號舉行了第2場「乳癌♥專家話你知」直播講座,這次更有兩位講者︰基金會乳健中心顧問委員會主席熊維嘉醫生及放射科專科冼凱忻醫生,為大家解答有關乳健檢查的疑問。 說起檢查,不少人都
近年植物肉大行其道,最近更有快餐店推出「植物肉套餐」,一時之間帶起這股最新的飲食潮流。事實上,自從Green Monday興起,素食已經超越信仰習俗,而進入大眾的生活。然而,仍有不少人抱有疑問︰素食可
猶記得在5月份,香港乳癌基金會在Facebook舉行「乳癌♥你要知」網絡講座,反應熱烈。有見及此,基金會將於11月至12月再舉行3場「乳癌♥專家話你知」講座,早前星期六(11月14日)更由創會人張淑儀
本欄不時提及運動的好處,但運動也可帶來肢體上的傷患,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傷患十分重要。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做運動前做好預防措施,受傷機會可大大減少。 第一,做好熱身,運動前以擺動手臂等較柔和的動作,增
本欄早前提及,每周運動至少3小時,可減低患上乳癌的風險,同時維持健康體態。然而,運動五花八門,究竟如何知道自己適合甚麼運動呢? 首先,運動的強度有分低、中、高︰低強度的運動以脂肪作能量來源,中強度運動
香港癌症資料庫最近公布最新數字,雖然與乳癌有關的數字上升,屬預期之內,然而是次更新仍有不少值得大家留意的地方。 首先,以女性患者為主的乳腺癌新症,10年間急升76%。猶記得2006年香港只有2,633
上期談到要養成運動習慣,要帶氧運動和肌力訓練並行。然而,除肌力訓練外,熱身也是很多人運動時常會忽略的環節。 很多人都將熱身伸展視為拉筋。事實上,拉筋(也稱靜態伸展)只屬熱身運動的一小部分。如要細分,熱
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說起癌症,很多人也抱有疑問︰癌症不是難以預防嗎?有甚麼值得關注呢? 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資料庫數據,其實不少常見乳癌風險因素均可預防,尤其是年年均名列風險因素前茅的缺乏運動與肥
淋巴水腫是患者接受乳癌手術或電療過程中,淋巴結受到了損害,導致淋巴液不可以通過淋巴結而積聚在肢體上,形成慢性腫脹。淋巴水腫是不能根治的,對患者不只是生理問題,還有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為甚麼?因為身體
有留意本欄的讀者,大概知道常見的兩種乳癌檢測方法有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掃描,然而坊間仍有不少人不清楚兩種檢查各自的特點,更甚的是有人覺得普通身體檢查可代替乳健檢查,以致未能善用它們來增加及早診斷乳癌的
最近接受了好幾個訪問,內容是有關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15年來的發展,當中提到基金會由原本只提供患者支援服務,逐步擴展至乳癌檢查服務。然而,當我說到基金會有向乳癌患者提供淋巴水腫護理服務的時候,不少人都不
今年發生的疫情,令我不得不訝異科技發展的速度。 上星期六,香港乳癌基金會順利舉行了第一場的「乳你同行」網上醫學講座。這場講座原本是為慶祝基金會踏入15周年而舉行,希望讓大眾,尤其是乳癌患者及康復者透過
上期提到香港乳癌基金會將在9月12及19日,一連兩個星期六於facebook及YouTube上直播醫學講座,首場主題為「乳癌治療方案」。乳癌的治療方案會因應乳癌期數、種類而有所不同,既然上期介紹了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