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Q教子情式》作者
「為甚麼地上有膠墊?」小男孩站在兒童遊樂場的繩網攀爬架前問媽媽,媽媽說︰「是為了安全,有保護作用,以防孩子從上面掉下來受傷。」他再說︰「這跟我們在加拿大的公園不一樣,那兒只在泥土上加樹皮,沒有膠墊。」
他爸爸是一個健談的人,能言善道。他自幼與爸爸的互動和溝通甚多,從互動中學習,所以他也是能言善道,經常成為同學的傾訴對象,常常輔導和開解同學。 孩子長大,出來社會工作後,因為工作性質需要與客戶溝通,他的
他的兒子是個車迷,他亦經常給兒子買玩具車,近日甚至給他買了一架兒童車讓他駕駛到公園去。 男孩每次駕着小車到公園去時,都令旁邊的小男孩羨慕不已,他亦大方地把車借給別人玩。而在把車借出前,他必會叮囑一句︰
他們經常給兒子買玩具車,又帶兒子去參觀車展。最近他們買了一架兒童車給兒子,讓他威風的由屋企駕駛去公園,既令看見的人羨慕,又令想玩的孩子妒忌,不過大家都很喜歡他。 這個男孩來到公園後,會先在那兒轉幾個圈
兩個小孩在大嶼山第一次看到牛的真實模樣時,驚覺牠們大得如汽車般,並發現牠們雖身形龐大,但只要遊人不去挑戰牠們,牠們只會一邊向前行一邊吃草,十分平和,並不可怕。 兩個孩子在大自然裏上真實的一課時,同場有
從幼稚園開始,小孩子可以在課本上認識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昆蟲,但因為書本上只有圖片和老師的描述,只能憑自己的猜估來判斷那種動物到底有多大,昆蟲有多細。直至有天到郊外遊玩或外遊時偶然看到實物,才知道動物的「
要帶孩子去旅行,必然要等孩子放假時才能成行,而孩子的假期往往都同是公眾假期,期間,有計劃出行的人便較平日多。這些時期,除了機票和住宿都難求,價錢亦較貴。所以,如非必要,我們都不會選擇在這些時期外遊。
有一次活動教學,我跟小組的學生玩拍球遊戲,期間組員們要圍成一個圈,把球拍給另一個組員,過程中要邊拍球邊說出對方的名字,目的是加快互相認識。 平常他們會稱呼我做「張老師」,但在把球拍向我時,卻有學生高聲
幾對好友不約而同地在這兩個月出發到日本旅遊,回來後不忘推介一些好玩和好吃的地方給大家,讓正準備出發的朋友都一一加進行程表內,以令旅程更加豐富。 除了好吃和好玩的去處,他們也提出要早些檢查那些久久沒有「
在拜年時,除了互相問候祝福,親友經常會問及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孩子說話直率,不會造假,隨時有機會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一些父母不想別人知道的事情。 在學校家長日,老師與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也有機會遇
自下學期開始,學校已恢復全日制上課。自通關後,跨境學童可以不必再在內地上網課而是返港上課,可以重新擁有與同學相處,跟老師面對面學習的機會。 跨境學童回港上課,學校都要做好準備,在學習和情緒需要上,助他
終於恢復全日制上課,由封閉和獨自一人上網課,變為重返校園,重回集體上課模式,學生們要重新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 全日制上學,由早上起床梳洗,要預留時間吃早餐,不能再像上網課時那樣隨便。還要提早出門乘車或
在單車徑上,有不少來踏單車的男女,也有不少是一家三、四口,來親子樂的。 單車遊,自然不是比賽,是應踏着單車來邊遊邊觀光的,可是卻很少看到有人在美景之前停下來或歇一歇,欣賞一番,拍個照。大都只是來個不停
在不太冷又不太曬的日子,最好做些室外活動,例如到郊外遠足,到沙灘玩沙,又或找條單車徑踏單車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天我們從朋友家裏出發,踏上一條從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沿途可以看到富特色的圍村,又有長滿了紅
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跟解答孩子的疑問是兩回事。當孩子遇上困難,父母可先讓孩子自行嘗試找方法解決,以便提升他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遇上疑惑,向父母提問,父母便應盡力解答,解開疑問,以助孩子增長知識。
天氣好,女兒又放假,於是與她結伴一起去觀鳥,另一天則一起去踏單車。 因為不是假日,觀鳥的路徑上只有我們,我們可以好好享受魚塘的美景,看雀鳥飛翱。沒有人聲嘈雜,鴨子和鳥兒都在離我們不遠處遊玩、休息或洗澡
「祝大家新春大吉!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當孩子開始學說話,父母都會在新年期間教曉孩子兩三句賀年話,以便在向長輩們拜年期間說出來,這時,定必能令對方笑逐顏開,稱讚一番。 父母又會教孩子要用雙手接過紅封
收到一些賀年禮盒,包括幾盒年糕和蘿蔔糕、一盒餅乾禮盒、一份新年吊飾、數套利市封和禮品。 年糕和蘿蔔糕都只能各留一盒,其餘的便都在這個星期裏,不是送給清潔員和保安員,便是送朋友了。那個餅乾禮盒,因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