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P牌媽咪,由懷孕280天起分享陀B湊仔歷程
很多家長會給幼童買認知圖卡,即是那種寫有「香蕉」兩隻大字,然後配上一梳香蕉圖案的卡片,教孩子認識不同事物。我家也有類似的工具,可是並不常看,因為連媽媽我也覺得這種學習方式毫無趣味;況且就這樣把物件死記
小時,我們都愛過年,馬不停蹄送祝福,無非想發筆新年橫財;長大,我們都想避年,怕親戚問這問那,追婚催生問人工,寧可足不出戶休養生息,連利市都慳番,哈哈! 「你都𢭃咗咁多年,係時候要還!」為了𢭃利市,
聽見旁邊的小學生們談論起買甚麼零食,勾起一件童年往事︰ 升上小學後,其中一件令我雀躍的事就是光顧小食部。那時實際有多少零用錢,已經不記得,大概一星期十元八塊吧?總之就不夠我天天光顧。因此,若上完體育課
根據華德福的理論,28-35歲的人正經歷生命的調整,思考如何經營事業與生活。說的沒錯,我正面對這些難題。上期談到,我覺得相比全職湊仔,更適合當事業女性。然而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卻發現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我
我是個事業女性,孩子出世後,我開始想應否放下工作全職湊仔?於是我放了一個長假,看看是否適應。 結果很快知道,我完全不適應這種生活。我不是說,自己不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只是日復日的規律生活︰8am起床、
「仲諗住遲啲去北海道滑雪,點知一結婚就有咗,睇怕有排都去唔到玩啦!」即將做媽媽的Maggie難掩興奮,在同學會上公布喜事。我很替她高興,可若我是她,便不會在這場合如此張揚,尤其Kitty也在。 Kit
看見兒子對待新玩具的態度,作為母親是慚愧的。 聖誕前夕,帶兒子逛百貨公司,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玩具,孩子愛不釋手的神情,爸媽抗拒不了,心想反正他沒多少玩具,加上過節嘛,就買給他。 可憐那一度風光的寵兒,被
「媽,聖誕老人甚麼時候來呀?」「快點睡吧,你睡了他才來,他不會讓你看見的。」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但我的童年過得蠻快樂的,特別是聖誕節。 沒錯,我的快樂泉源,全都來自聖誕老人。打從我有記憶開始,每年都會
孩子還小時,家有喜事,本應喜氣洋洋,現在回想卻是噩夢一場。 那天丈夫弟弟娶妻,作為兄嫂,無可避免一大早現身幫忙。初次參與喜事,兒子樂在其中:紅彤彤的裝潢、盛裝赴會的賓客,甚麼都能挑起他的好奇,加上滿屋
問大肚的朋友對腹中孩兒有何心願,十居其九會說︰「他們健康快樂就好。」可是再過三幾年重複相同提問,你會發現,心願開始化作清單,變得愈來愈長、愈來愈刁鑽。 做社工的朋友說,有次做親子輔導,孩子告訴他︰「我
之前介紹過幾個入手英文繪本的渠道。最近,孩子的祖父母有見孫兒愛看書,也希望試着給他講故事,着我挑選一些中文圖書給他們。 由於我不想買簡體書,故此淘寶並不適合。目前香港買到的繁體繪本,大多由台灣出版,「
孩子七個月大開始,我天天都跟他說故事,現在他已建立起看書的習慣,每天醒來,都捧着他最愛的繪本來要我講給他聽。 有次朋友來訪,見他專心致志地聽故事,覺得很出奇,沒想過這麼小的孩子能有這份專注,問我有甚麼
鄰居的女兒,17歲做母親,孩子現時三歲。有次她回娘家,鄰居邀請我們到隔壁玩。 對於她,我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熨了一頭紫髮、天天穿迷你裙出夜街的小姑娘,雙眼從不直視人。有次她喝得爛醉,還在升降機口吐得到處
上星期五在《晴報》讀到一篇訪問,題為《80後營養師媽媽教人「揀飲擇食」》(詳見︰http://goo.gl/dybTEc),講述一位媽媽自行調查市面30款BB餅的故事。其實Audrey一早拜讀過該位有
他和她都患有殘疾,他們的母親對下一代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她母親是保護型。女兒的殘疾是後天的,母親總自責照顧不周,沒在女兒病入膏肓前將其送院救治,才令她一輩子都得在缺失下成長。母親一直想做點甚麼補償,故
不少中產媽媽懷孕時都會找名醫做產檢及接生,一擲千金,無非想給BB最好的保障。不過,最近有媽媽在討論區分享豪花八萬元請名醫接生的不快經歷,指對方於自己作動時,以趕時間為由逼她催生,她最初拒絕,沒料到因此
兩個朋友不約而同由奶奶陪月。朋友A的老爺奶奶恨抱孫,不時開口「催生」,結婚時拍心口說將來會幫手湊孫,讓新抱追逐事業。奶奶為迎接金笸籮,更早早報讀陪月課程。到新抱坐月,奶奶對BB和新抱照顧周到,讓朋友A
朋友家人結婚,本應高興不已,她卻悶悶不樂,婚禮後一直推搪回娘家。原因是娘家有個令她礙眼的心結——弟弟的房間。 她算是我認識的人當中較早結婚的,雖然早早外嫁,對家裏的事仍非常上心︰雙親生病、弟妹有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