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幸福的工作︰學習、體會、應用和分享佛法,願大家離苦得樂。
筆者的長輩們經歷過戰火洗禮,體會過甚麼是饑荒,是以非常珍惜物資,慳得就慳。際此物資過度豐裕的時代,一切看似理所當然,慳家變成天方夜譚。身處價值觀的逆轉,長輩們皆搖頭嘆息。 公共洗手間提供抹手紙,看到許
筆者童年住新界,經常到一位女同學家玩,她家有菜園,我們的玩意就是拔菜煮飯仔,蹲在地上以石頭舉灶生火,用瓦煲煮菜。這段記憶一直陪伴着我們超過半個世紀,每次見面都要回味大笑一番,儘管我們已是白髮婆婆! 春
無意中收看汪阿姐製作蘿蔔糕的視頻,重溫消失了的味道。 50底蘿蔔糕的工作量確實浩瀚,從洗、切、刨蘿蔔,洗、蒸、切大量配料,煮材料,還有最要命的加入粘米粉搞為粉漿,愈搞愈吃力,真是少點臂力也不成,之後才
欣聞朱慧敏(Queenie)結婚了。很開心激動! 幾年前邀請Queenie為《溫暖人間》的慈善素宴表演,她二話不說便應承了。第一次與她會面用膳,她就是鄰家女孩般那麼親切,更殷殷垂問《溫暖人間》的緣起。
美國新總統拜登終順利就職,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 早幾十年前,筆者曾多次赴美,探親、旅遊、公幹皆有,但對這個強國的印象談不上美好。 有一次在美國乘坐內陸機,身旁是一位美國漢子。他問我是哪裏人,我說是香港
這幾天寒流又襲港!香港的寒流令人很難受,倒不是因為氣溫特別低(相對北方而言),而是室內沒有全屋暖氣,建築物也缺乏隔冷設施,令室內變成「廣寒宮」。 也因為香港並非經常性寒冷,大家都習慣了穿輕便衣服,遇上
吾友在中山三鄉有度假屋,最近眼看通關希望渺茫,於是把心一橫,決定到珠海闖關,到內地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限聚令約束! 因為年過70歲,在珠海的酒店隔離幾天後,可以填表格申請居家隔離。翌日即收到政府部
新年伊始,先恭祝大家2021心安平安!事實上熬過了2020年已值得感恩! 有一位居士習慣了抱怨,覺得全人類都虧欠了她,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她父母注重養生,身體健康,沒有讓她擔心。子女事業有成,又懂得幫補
本周續談搵工心態。 疫情打擊各行各業,失業大軍不斷擴大,找工作的人,不乏行內老行尊,為勢所迫,從頭來過。要跨過這個心理關口,就需要活在當下! 當下就是重新出發,請把過往的一切輝煌統統放下,否則只會成為
一位從事旅遊業30多年的朋友失業了,疫情下找工作不容易,覺得很煩惱。我嘗試開解他、鼓勵他。 佛法要點就是萬法唯心,心態非常重要,如果老覺得煩惱就輸了!所以第一步是調整心態,必須嘗試放下「煩惱」這個情緒
筆者娘家在溫哥華,每年冬至,一定趕返娘家做節,三代人開心圍爐共聚,這是一年裏最嚮往的聚會! 今年行不得,姪兒提議何不來一個Zoom聚餐?一呼百應,立馬計算時差,鎖定以溫哥華晚餐做節時間為標準,約定被困
上周分享大亞灣中山置業的夢幻緣起,今回分享友人在疫情下闖關隔離的經歷。 轉眼一年,陸續可以收樓了,但未能北上辦手續,如何是好?好幾位退休、提前退休的朋友把心一橫,收拾細軟闖關,寧願隔離14天,也不願癡
還記得去年下半年每逢周日的社會運動嗎?弄得人心惶惶,只想找個地方躲避!不少人因而參加大亞灣睇樓巴士團,離港一天。100港元包來回車費和午餐,當做遊車河也超值。 上了港珠澳大橋,恐懼不安感一掃而空,心情
我這一代親眼見證過中國的一窮二白。依稀記得60年代初,母親經常要郵寄物資給廣州的親友,印象最深就是鐵罐生油。她用一塊布仔細把這罐生油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針綫縫好,我則負責在布上寫清楚郵寄地址和收件人
筆者在職場幾十年,大部分工作都供應午餐,免卻中午要出外搵食的煩惱。 第一份工作在報館,版房工友的妻子包伙食。繼而服務一個會所,每天在西餐廳享用免費自助午餐。另一份工作是商會,大夥兒在功能廳享用豐富午膳
外子有位雙胞胎兄弟,兩人長得很相似,就連笑聲、小動作也一模一樣,所以很容易讓人混淆。 本來也沒有甚麼大問題,可是這位弟弟出家了,成為願炯法師,那麼連串問題便發生了! 有次筆者與外子出門,在機場推着行李
今年初的流年預測早已預告庚子年大顛覆,當然沒有人可以預計到這個顛倒的程度。從表面看來,生活秩序遭到破壞,令人沮喪,但從另一角度去探討,卻是重生的大好機會。 一位朋友是旅遊達人,每年留港的時間不到兩個月
網上傳來朱鎔基總理退休10切記,未知真假,但非常貼地!且與讀者分享︰ 歲數大了不是本錢。心裏不要那麼多「應該」、「不應該」。 「想當年」不是人人愛聽的話,沒有人願意分享你的光榮歷史和苦難經歷。 少管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