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Wow!他想怎樣?」駕駛途中,一私家車突然cut出雙白綫,插入我的行車綫,我不得不減慢車速。那是一部七人車,車尾玻璃貼有「Baby in Car」貼紙。當一架車貼上「Baby in Car」貼紙時,
下星期去澳洲Tasmania旅行,之後會去Victoria的Grampian National Park,上山幾天。看到悉尼附近燃燒了一個月的「超大」山火,仍未救熄,雖然無關我的行程,卻也傷感。 火場
喜歡吃越南Pho,在越南吃Pho,特色是坐在凳仔上,隨意在街邊,小小一碗Pho,都出奇地好吃。 近兩年香港多了「錦麗」這個選擇,當然還有獲米芝蓮推介的「brass spoon」,吸引不少名人光顧。湯底
《多功能老婆》熱播,其實就像之前TVB用陳秀雯拍的肥師奶電視劇《再見亦是老婆》一樣,就是女人當自強。 電視劇的觀眾主要是女性,這類劇情一定受女性歡迎。女人被丈夫拋棄,帶着孩子,重投社會,由一個師奶up
假設有人跟你打賭,擲骰子決定你可能輸掉$100,還是贏得更大的數目。那麼,你認為要贏幾多錢,你才會接受這個賭局? 普林斯頓大學Daniel Kahneman教授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他發
當年在大學迎新會上,蘇格蘭風笛奏起的樂曲,高亢悠揚中帶着幽怨,飄蕩在Stirling Castle的大廳,令80年代的遊子更添鄉愁。 蘇格蘭,一個怎樣的國度?口音好難聽、威士忌好難啃、高爾夫好難打得好
80年代中,到蘇格蘭一小鎮讀大學。這個小鎮Stirling原來比蘇格蘭兩大城市格拉斯哥和愛丁堡,特別受蘇格蘭人尊重。Stirling是歷史名城,蘇格蘭民族英雄William Wallace在這裏以步兵
上星期提到遠在地球之南的澳洲,在殖民地時代努力學習做典型的英格蘭人,並願意為大英帝國做任何事,甚至上戰場。例如墨爾本Coop's Shot Tower是子彈工廠,供大英帝國用。他們希望遠在倫敦的權貴,
墨爾本的戰爭紀念館(Shrine of Remembrance),1934年落成,既有明顯希臘風格,卻又帶點埃及設計的建築。 館內壇上擺着陣亡將士的紀念碑(Stone of Remembrance)。
澳洲偏處南半球一隅,在地圖上感覺不到她的土地廣袤,但去參觀的旅遊點都十分遙遠,去看12門徒石、Wave Rock或Pinnacles,來回便要一天………而且不是甚麼超級公路,路上還要照顧那些走出來的袋
最近因香港發生的亂局,許多國家都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或許我們活在太平盛世久了,世上有不少地方因為動亂或天災,而會發出旅遊警示。 知道有旅遊警示,安排行程當然會加倍小心。但更多時候是在行程期間遇到的突發
「請問你們酒店有冷氣嗎?」在米蘭,我不斷打電話找有空調的酒店。原先已訂了酒店,但去到酒店前台,職員說冷氣壞了,他退回房錢給我們,那怎麼辦? 2003年夏,那一年,歐洲受熱浪襲擊,合共死了幾萬人,單是法
一年,在德國萊比錫旅行時,參加了一個黃昏開始的導賞團,在萊比錫市中心游走,聽當地導遊解說萊比錫的歷史。他穿着中世紀服裝,挑着蠟燭燈,在昏暗的街道上行走時,別有一番浪漫。到了一教堂,說起她的歷史,之後他
去瑞士旅行,因為坐火車,所以基本上住的都是城市市中心靠近火車站的位置。但因Interlaken的酒店爆滿,我挑選了一間只距離市中心約一兩公里的酒店。看網上圖片像家居(圖1),但設計卻是度假村。去到,真
寫了兩篇瑞士,正搜索枯腸寫甚麼時,在臉書上見方健儀正在瑞士,還上載了幾張馬特洪峰的相片,十分有創意。立刻給她短訊,問可否借用照片,她爽快的說好,跟她個性一樣,爽快直率。不錯,瑞士三角朱古力Tobler
「你去瑞士?記得買隻『勞』,買一些特別版,買回來轉手可以賺不少錢。」有不少人聽到我要去瑞士時,都不約而同的叫買勞力士。不過我是不戴手錶的,而即使我買手錶,也不會是勞力士。 但在華人世界,不管兩岸四地,
這個星期,竟然收到舊同事從蘇黎世寄回來的明信片。 曾幾何時,我們會寄明信片,因為寄明信片比寄信便宜,而且有風景可看。那個年代乘飛機是奢侈的玩意,明信片,除了來自遠方的祝福外,還是一份紀念品。 上次去瑞
去旅行,既可一嘗米芝蓮美食,亦應該去街頭小店,看看平民百姓家的生活。五月底去了一轉日本,三個地方三間小店,既有歷史文化,又有自然景致,也有人文色彩。 金澤最富傳統風情的景點是茶屋街,都是江戶時代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