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在5月份發布的地區經濟報告表示,經濟顯露降溫迹象,招聘和通脹均出現小幅放緩。報告對經濟的表述與近期經濟數據表現相若,即經濟雖然仍增長,但通脹處於下行軌道。隨着美儲局將利率在更長時間維持在更高
第2季開局,中國經濟數據令市場失望,包括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零售銷售、出口、信貸等皆遜於預期,反映防疫措施結束帶來的經濟復甦力度不足,更憂慮會否出現通縮,市場預期人民銀行有可能在短期內放水
美國聯儲局5月份議息後宣布加息25基點到5厘至5.25厘,符合市場預期,並暗示這可能是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緊縮周期的最後一次利率調整。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表示將密切關注收到的信息,並評估
現時內地新冠疫情基本出清,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快速回歸常態化。近期內地經濟活動明顯修復,2023年首季GDP按年增長4.5%,高於市場預期的4%。內地居民出行半徑擴大,對消費形成正向拉動。世界銀行將中國
今年首季環球股票及債券市場在震盪中走高,上季末投資市場轉趨穩定,各地央行於3月的連番行動,成功令歐美銀行危機得到紓緩,風險資產亦見明顯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相信央行將不惜代價應對危機,包括放慢加息步伐
美國聯儲局於3月議息會議上一如市場預期加息25基點至4.75厘至5厘,為2007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由於美國銀行業出現危機,美儲局最新議息聲明中刪除了「持續加息可能是合適」的字眼。自去年3月啟動加息
自2月以來,隨着美國主要經濟數據普遍仍高於市場預期,尤其反映通脹物價的數據依然偏高,美國聯儲局官員在公開場合上接二連三地「放鷹」,不約而同表示支持局方繼續逐步加息,以遏抑居高不下的通脹。主席鮑威爾在國
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數據,包括強勁的非農就業、零售、通脹都顯示經濟表現佳,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的揣測升溫,帶動美滙指數及美國國債孳息率收復今年以來的失地。比預期更熱的數據有助支持美元強勢,但也增添了市場的擔
內地與香港全面恢復通關,在飽受3年多防疫隔離之苦後,香港正努力重建遭重創的本地經濟和旅遊業,意味香港邁出重建經濟的重要一步。惟港股已於先前在通關憧憬下,獲資金大舉推動,曾重返22000點以上的水平,高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0.25厘,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介乎4.5至4.75厘,今輪環球加息周期中,首次出現美國加息幅度落後於英國及歐洲。美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上並未有釋出「鷹派」訊號,由於美國通脹
承上篇《2023乃播種之年把握投資機會》,2022年第4季以來,市場風險胃納回升,主因經過美國聯儲局展開幾十年以來最進取的加息後,美國通脹有所降溫,聯邦基金利率在不遠將來料進入收縮的水平,亦即其水平之
2022年市況極其波動,受俄烏衝突、油價高漲、新冠疫情反覆、供應鏈不穩、通脹高企,以及大部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明顯收緊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逆風前行,市場烏雲密布,要從中獲利十分困難,港股尤其跌跌不休,全
美國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預期美國利率會在明年見頂,但看不到明年有減息空間,遏止通脹仍然是美國聯儲局的當務之急。 美國國債收益率再上升的空間已經有限,因為與幾個月前相比,市場對美儲局緊縮路綫圖的定價可能
美國利率將升至多高,以及政策制定者將維持高利率多久,仍須取決於在官員們與40年來最熾熱通脹鬥爭時出現的經濟數據。隨着美國聯儲局官員不斷發表鴿派講話,通脹放緩推高加息步伐放緩的押注,市場開始討論放緩加息
《中國證券報》上周二報道,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11月21日在金融街論壇上表示,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要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內在價值。 中國政府續推穩增長
近年ESG投資的興起,令到投資者逐漸把ESG納入到日常的投資組合當中,永續投資等更加是主導全球發展的大趨勢。 不同的經濟體相繼提出「碳中和」的目標,而超過130國家已經設立了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
美國聯儲局再次加息75個基點,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1月的議息會議上一致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75厘至4厘,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儲局幾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周期未見緩解迹象。 雖然美儲局最新的聲
醫療保健創新及可持續能源,是過去幾年ESG領域中一些增長最快的投資主題。 「良好健康與福祉」是聯合國提倡的其中一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長遠而言,醫療保健創新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當中有3大因素會持續推動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