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之母,現職中醫師。平素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提倡環保。
電視台新劇《堅離地愛堅離地》,張振朗演一名宅男角色丁信希,其實是一名患有自閉症的IT天才;早陣子剛播完的《木棘證人》,韋家雄演的配角患有亞氏保加症;兩人均演得入木三分,十分搶鏡。 近年,電視劇集的內容
「最近打電話給A。」朋友告訴我,說時心情似乎很好。 「你們不是很久沒有通電話嗎?」 「有幾個月了,但……如果甲意見不同不相見,乙政見不合不聯絡……我怕,我最終會孤獨終老!」她笑。我也笑了︰「對啊。」
新年新希望,踏入2021年,我問鄰家的小男孩︰「你有甚麼新年願望嗎?」 因疫情而困在家的他答︰「希望能上學!」 如果換了在從前,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但是在疫症蔓延的今天,人人在家困得苦悶,這答案反而變得
丈夫問︰「你認為首富李嘉誠成功在甚麼地方?」 我想一想後反問︰「你認為呢?」 丈夫答︰「我認為是他很有遠見……目下是2020年,那我們應該至少要超前10年,預想到2030甚或2040年的情況,有所打算
「醫師,我的孩子很難教。」甫坐下,我的病人就說。 這位年輕媽媽育有一子,約3、4歲,因為是獨生的關係,家人愛護有加︰祖父母視之如寶,百般殷勤;爸爸工作忙、少見面,更是萬般疼愛遷就。於是孩子恃寵生驕兼且
因應去年社會事件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港經濟持續受壓,失業率節節上升,當中大學畢業生首當其衝,聽聞不少人都無法就業。 這令我想起年前「大好光景」時,不少年輕人的就業態度…… 話說一名親友開了一間
家裏有多過一個孩子的父母都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個性。 不過,那如果是同卵雙胞胎呢? 朋友在新界農田買回了一梳香蕉,我們大家打算分着吃。我先把主軸用鋸片一分為二,卻發現最尾一梳被一條紅繩卡着,
早陣子稍稍喘定的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再次急速反彈,限聚令再次收緊,加上冬季流感爆發,不少學校又相繼停課,孩子只能掃興地「孵在家」……今年,疫情擺盪,我們的生活亦在希望與失落之間擺盪! 說到疫病,中國有3,
上周談及小恩媽媽為了兒子,多年來均深度參與了過度活躍兒的家庭輔導培訓,故積累了不少心得,現在可以和家長們分享。上期談了其中4個貼士,今日繼續︰ 五、特別座位安排︰因着孩子對外界聲音很敏感,所以在熱鬧的
早陣子疫情喘定,學校普遍全面復課,小恩媽媽來電,說小恩今年新學期被學校編入資優教育小組重點培訓的「校本人才庫」之內,真是可喜可賀;高興之餘,我亦順道告訴她,我家孩子亦連續3年獲工作單位頒發最受讚賞員工
近年聽聞不少父母抱怨子女不工作,亦不時聽見關於靠父幹的報道。後者指一些父母拿出私己幫助子女置業,這本是出於一片愛子之心,對耶錯耶?或容時間去考證,上天終究會給你答案。 另一邊廂,亦有一批父母期許子女長
小兒是資優生,朋友便問我,甚麼叫「情緒資優生」? IQ值在130以上的孩子均被稱為「資優兒」,屬於高智能一族,腦筋轉數快,學習能力強,解難能力高。 不過,現今世代也強調多元智能,若在某些方面能力特別出
當小兒子還是年幼時,家長A已經覺得小兒子有點不對勁,但最初無法識別孩子有甚麼問題,至小四才識別出他有「過度活躍症」;及至中一,才識別出他兼有「自閉譜系障礙」。 的確,「問題」孩子常常令父母感到疑惑,由
早前本港發生一宗母親殺兒案,被殺的兒子患有自閉症及智力障礙。年前亦有一宗外婆殺孫案,孫兒被懷疑患上過度活躍症……事件令人感嘆,近年亦見增多,這不代表有障礙的孩子在增加(其實主要是檢測工具進步了),但卻
「是媽媽的錯!」小明嘟長了小嘴。 「怎麼會是我呢?」小明媽媽很是驚訝! 事緣幾個孩子在玩層層疊,我們大人也湊興一起玩,看着積木搖搖欲墜但又每每能化險為夷,大家都感到既興奮又刺激。 玩完一次,孩子們嚷着
「你孩子有反叛期嗎?」朋友問我。 「唔……也有吧!他最反叛是……現在!他現在完全不會聽我的!」我笑說。 一般青年人的反叛期大約在12至18歲之間,被稱為暴風少年期。朋友的孩子今年剛16歲,正值反叛期。
「以前女兒很喜歡我抱她,但今天女兒卻甩開我!」一位爸爸對我說。 「為甚麼?」我問。 他聳聳肩,苦笑道︰「我問原因,女兒答︰『因為你黑麻麻,成嚿炭咁。』這答案不知道是真心抑或隨口說的?」這位爸爸似乎感到
小恩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小恩的媽媽表示,其實不少這些孩子都很聰明,至少智力有問題的很少,他們並不愚蠢,有些甚至是資優,但別人就是對他們有許多誤解。而克服的過程亦困難重重,經歷的時間亦很漫長,由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