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與心腦血管疾病健康息息相關,膽固醇水平過高是引致冠心病的主要成因之一。衞生署數據顯示,逾五成的香港成年人患有高膽固醇血症。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前者會加速血管內脂肪聚積,引致冠心
每年9月是世界認知障礙症月,認知障礙症個案中有6至7成由阿茲海默症引起。在香港,約十分之一的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發病年齡為70歲以上。隨着人口老化、大眾對疾病認知增加和診斷技術進步,近年發病率有
鼻咽癌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腫瘤,發病數字在男性中排名第8。鼻咽癌在廣東、香港等南中國地區相當普遍,發病率為全球最高,故又稱「廣東瘤」。早期鼻咽癌病徵不明顯,但定期體檢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鼻咽癌的成因與
暑假期間,不少人都會趁機進行戶外活動,然而,隨着全球暖化加劇,近年香港的天氣愈來愈炎熱,酷熱天氣下活動潛藏中暑危機。每逢夏天,不時有行山或戶外工作等人士因熱衰竭或中暑被送院治理,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目的是促進公眾對肝炎的認知。在香港,由過濾性病毒引致的肝炎較普遍,若沒有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引致嚴重的肝臟疾病。病毒感染是肝炎其中一個主因,而酒精、藥物(中藥或西藥)及
眼睛就像相機鏡頭般,為我們捕捉影像,但這「鏡頭」會隨年紀增長逐漸老化並變得混濁,因而影響視力。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疾之一,本港有研究顯示,年滿50歲人士中,有25%患白內障,比率會隨年紀增加。然而,目前尚
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促進骨骼健康,對於孕婦及胎兒尤其重要。外國研究顯示,孕婦普遍缺乏維他命D,而近年本港的初步研究數據亦反映類近狀況。孕婦一般難以察覺自身缺乏維他命D,須透過驗血才會發現,而嚴重缺乏
不少男士出現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時,或會因難於啟齒或擔心副作用而諱疾忌醫,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期。其中陰莖癌雖較罕見,但男士亦不應忽視,如及早發現和治療,有機會可完全根治,5年存活率可高達98%,而晚期發現則
脂肪肝是指肝臟積聚過量脂肪,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兩類;後者為全球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之一,影響本港逾兩成人口,實在不容忽視。顧名思義,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由飲酒過度引起;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則與肥胖、高血糖、高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2020年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婦科癌症佔了三位,包括子宮體癌、卵巢及腹膜癌,以及子宮頸癌。近年治療婦科癌症採用了跨專科合作模式,由婦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放射科、外科、麻
冠心病是本港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亦是引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根據臨床觀察,近4成冠心病患者病發前沒有病徵,且比例呈上升趨勢。最近有一名年約40歲的女病人,在家突然心絞痛,隨即失去呼吸、心跳。家人即時施行急
頭頸癌雖不列入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但每年有逾500名患者死亡,死亡率高達3成,絕對不容忽視。頭頸癌涵蓋不同部位,本港最常見的是鼻咽癌,患者通常會流鼻血或鼻塞,頸部出現腫塊,甚至會有聽力問題;其次是口腔癌
關節是骨骼之間的連結,如關節發炎,患者會感到關節疼痛及僵硬,日常活動能力受影響。曾有一名7旬病人,因患退化性髖關節炎致舉步維艱,出入需要助行架輔助,有時甚至要使用輪椅。她接受機械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後,
今天(3月17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但近年睡眠窒息症困擾不少都市人。打鼻鼾、常驚醒就是患上睡眠窒息症嗎?何謂睡眠窒息症?若睡眠時呼吸停止或氣流量減少50%,而令含氧量下降超過
在醫學上,螢光染劑常應用於不同的造影診斷程序或手術,其中「靛氰綠」(indocyanine green, ICG)是一種非放射性醫學螢光染料,注射體內後,在近紅外綫照射下會發出綠色螢光,此技術可應用於
隨着人口老化,膝關節炎愈趨普遍,嚴重者需考慮接受關節置換手術。傳統手術所植入的骨水泥假體一般可用約15至20年,曾有比較年輕的患者擔心若干年後可能需要再次更換人工關節,寧願待年紀大些才接受手術。現時可
胰臟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四,屬於入侵性強的癌症,腫瘤生長速度快。胰臟的位置隱蔽,腫瘤難以被發現,因此病人確診時大多已屆晚期。胰臟癌患者多為長者,吸煙、飲酒、肥胖或慢性胰臟炎患者等,都有機會增加患上胰
本港不少人常受痛症困擾,可是普遍對痛症的認識不足,以為忍一忍,痛楚便會逐漸消失。事實上,強忍只會對身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若患者痛楚持續,應及早求診,以紓緩痛楚,改善生活質素。 痛症分為三